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5-07-10 07:32:03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思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揭题展标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这节课我们复习有关乘法的知识。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梳理、沟通

1、沟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1)出示苹果图,求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板书:6+6+6+6=24

(2)用乘法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板书:4×6=246×4=244个6相加

(3)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4)意义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板书:意义

2、读法:谁会读这两道算式?板书:读法:4乘6等于244乘6等于24

3、回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4、6叫什么,得数24叫什么?

板书:名称因数因数积

5、复习乘法口诀

(1)4×6等于24用那句口诀?板书: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2)补充乘法口诀表:

在乘法表中“四六二十四”这一横行还缺少哪一句口诀?

竖着看“四六二十四”这一列还缺少着哪句口诀?表格中缺少哪些口诀?

(3)全班拐弯背乘法口诀。

(4)对口令

二四()()十二xxx()()二十四

三九()()九六十三七八()六七()

(5)说说哪几句口诀最容易几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6)选两句口诀写出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不是)请按照顺序把它们说出来。

三、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乘法的意义、读法、各部分名称和口诀表,下面我们重点复习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

四、练习

1、摘苹果先说口诀,在说算式及得数。

7×98×67×63×57×56×7

3×78×59×69×82×94×4

2、填空

(1)、2×7=()读作(),表示()。

(2)、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算式()。

(3)、7×5+7=()×()。

(4)、()里最大能填几?

()×6<4331>5×()9×()<52()×8<65

3、选择题

(1)2个5相乘的算式是()

①5+2②2×5③5×5

(2)2×8可以表示()①2个8相加②8个2相加

(3)积是63的算式是()

①60+3②4×9③9×7

4、判断

1、2×5和2×5的意义不同。()

2、7×9读作:七乘九。()

3、6和8相加是48。()

五、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30-p31

课题:节日广场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情景,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 继续学习体会从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学重点: 乘法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全面观察,收集信息,发现并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节日广场去。那里现在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啊?(投影出示节日广场图)大家看,现在的广场上是不是很热闹呀?

二、问题探究

2 说说图上的内容,体会祖国的美好。

师:在广场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图上有一群人在跳舞,旁边还有许多人在观看表演。

师:演出一定很精彩,我们也去瞧瞧。图上还画了什么?

生:广场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气球。

3 提出乘法问题。

(1)明确要求。

师:我们来侃侃智慧老人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你能提出哪些才问题?(注意:你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用什么方法来求?)

(2)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3)集体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将本小组的问题提出来,指名某位同学来回答。

生:请问共有多少人在跳舞?

生:共有15人。3×5=15(人)

生:广场上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生:由2个气球。每束8个,共4束。8×4=32(个)

生:大的花有几朵?

生:四八三十二,工32朵。

生:小的花有几朵?

生:工12朵。可以看作2个4盆,也可以看作4个2湓。

生:看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生:5×2=10(人),共10人。

生:照相的有几人?

生:4×3=12人。

学生可能会提出其他问题,只要是对的,都要予以肯定。

三、体验感悟

1 出示画面。

2 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分别在什么位置?

生:一群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向烈士纪念碑行队礼。

师:是的。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同学们,请注意,队伍里面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

生:是淘气,他也在纪念碑前面。

生:图上还有小狗,它蹲在纪念碑的右侧。

生:上面飞来一只小鸟。

四、实践应用

1、学生观察图,发挥想象力,想想谁看到了哪幅图?连一连。

2、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连。

3、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小狗、小鸟、淘气分别站在哪一面,看到的纪念碑是什么样子的?

五、小结

今天,我们跟着陶气到了“节日广场”,参加了“庆祝活动”和“悼念活动”,所到之处 ……此处隐藏2408个字……)操作简单方便。

9、现在请用正方形作为丈量单位的小组,再报告一下丈量记过。大家一起来看看,对这些丈量结果,能提出什么问题?

10、丈量同一个图形,要量出一致的数值结果,惟有统一丈量单位。(拿起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 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厘米。它是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世界通用的面积单位。

11、每人都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身边一个面积大约是1厘米的东西,在小组内交流。

12、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3、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4、度量稍微大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用面积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分米。

15、小组讨论实际操作:1米有多大?

三、拓展应用。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dm或m)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14--15页例5--例7。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能用简便算法熟练计算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一些口算卡片;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

24×3 82×0 45×2 20×7

300×6 400×5 8×60 23×30

2.笔算:

(1)360×4

学生独立完成后,出示灯片:

① 360 ② 360

× 4 × 4

1440 1440

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2)任选一种算法计算下题:

2600×3=

① 2600 ② 2600

× 3 × 3

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为什么选用方法②?

二、新课。

1.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会了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是一位数,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板书课题: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360×24=

(2)学生审题,找出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说说写

竖式时“6”要和乘数的哪一位对齐?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4)讨论:(灯片出示学生的两种算法)

360 360

× 24 × 24

1440 144

720 72

8640 8640

师: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你们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360

× 24

144

72

8640

(6)试用简便方法计算:370×14

(7)小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被乘

数0前面的数与乘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教学例6 265×30

(1)出示例6,审题。

(2)引导学生试算:这道题与例5有所不同,你们敢不敢自己先试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并提示:写竖式时,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字3要和被乘数的什么位对齐?

(4)指名说出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板书:

265

× 30

7950

(5)阅读课本14页,把书上例5、例6的简便算法与一般算法进行比较,并要求学生学会书上竖式书写的格式。

(6)练习:

课本14页做一做的350×24、73×60、186×50

(7)小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与被乘数相乘,然后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教学例7 计算450×20。

(1)出示例7,让学生审题后观察,把例7与例5、例6进行比较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讨论: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 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

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

② 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③ 乘完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

有几个“0”,就要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你能算吗?请算一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450

× 20

9000

(4)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把自己的算法与例7对照。

(5)质疑。

① 学生提问(略)。

② 教师引疑:450×20被乘数和乘数末尾一共有

两个0,为什么积的末尾有3个0呢?

(6)引导学生归纳法则。

(7)出示法则: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5页做一做。

(1)第1题 : 230×40 150×60(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口述怎样算。)

(2)第2题:下面的计算方法对吗?说出自己的看法?

230 230

× 40 × 40

9200 000

920

9200

2.下面各题已算出0前面的数,请你想一想,每一题应该添上几个“0”?

(1) 78 (2) 6100

× 50 × 90

390 549

3.课本17页练习四第1、2、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做完后集体核对。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简便方法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另外还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

五.作业:课本17页练习四第3、4题。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