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太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太阳》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一些相关知识,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2、教学过程
2.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板书课题。
2、说说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
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你们知道“后羿射日”的故事吗?
3、过渡语
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
学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1、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板书:特点、关系密切)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1、学习生字(朗读、书写)
2、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1)太阳是个大火球。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远、大、热)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列数据、比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2)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3)、练习以下题目:
(1、(因为 )太阳离我们很远,( 所以)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因为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3、(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
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
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
3、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1)默读课文,找出太阳和我们的密切关系有哪些。
(2)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小组有疑问的,组长向老师汇报。
(3)指名回答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动植物的生长、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4)习题:(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板书:
动植物的生长
与地球关系密切 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太阳》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13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流利,正确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易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认真阅读,综合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有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启发。
[教具准备]:
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因此开课伊始用一段动画片设疑激趣。
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有关太阳的录像,创设语言表达的情境。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一起看一看吧。(播放课件——后羿射日。)
教师解说: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找来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
2,这个故事叫——后羿射日(学生齐答)。
"日"就是"太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后羿射日"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想一想,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阳 (学生简单回答"不能")
5,小结:要想把原因讲得清清楚楚,我们就得好好读读课文。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3,质疑:词语光会读不行,还应该读懂意思,不懂的提出来。
(学生质疑,互相解答,教师注意总结理解词义的方法。
红色的字是这一课的生字,同学们再仔细看一看,哪个字你想给大家提个醒
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1,小结:生字学得不错,大家一读课文有收获。(指黑板)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呢——后羿为什么射不下太阳。请大家默读课文,拿起笔,找到有关答案随手画下来,为了便于大家随手圈画,我建议你们把书平放在桌子上。(教师巡视)
2,(几分钟之后)我发现这一会儿功夫,同学们的书上就出现了不少的直线,曲线,看来大家再读书很有收获。说一说你找到的理由吧。
(此环节让实际是让学生说太阳的三个特点,如果学生一下子说出三个理由,可以直接板书"大,热 ……此处隐藏24100个字……状的字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和字娃娃打招呼的过程中,既熟悉了生字又培养了学生有礼貌。]
2、字游戏。
[说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之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五、总结全文。
1、师: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小结: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的世界。
[说明: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又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这儿还有一首儿歌,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来赞美太阳的。
[说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太阳》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 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正确读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10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本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 了解本文运用的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对照说明方法找出相应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自主预习单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语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走进第五单元的学习。请读读单元导语,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预设1:这一单元讲说明文。
预设2:说明文要说明白。
师:对,这是一个说明文的习作策略单元,说明文要说明白。
师:之前我们已经接触过说明性的文章了,你还能说出文章的题目吗?(同学们真厉害,看来这几篇文章大家真是印象深刻啊)那说明文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1:它用词比较严谨、准确。(表达上很准确)
预设2:说明方法(你还知道这么多说明方法,非常好)
师:像这样科学、客观地介绍一种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叫做说明文。本单元我们将走进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其说明方法,体会其好处,又能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某种事物。
2、师:关于太阳,我们太熟悉了。你了解些什么呢?(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关于太阳的传说有很多,课文的开头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自己小声读读,看看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为什么在开头写这样一个传说呢?
3、为什么在这样一篇科学的说明文的开头介绍这样一个不真实的故事呢?(以后写说明时也可以用作者这样的方式)
一、检查预习
1、认读词语:太阳探测器发射游戏
2、指导书写:
三、梳理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出来?借助课文结构图交流一下。(用简练的语言就把课文的内容梳理出来了,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刚才同学们是通过整合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梳理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有一句话连接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你能找到吗?我们一起来读。(我们不难发现,这句是一个过渡句,它承上启下连接了这两部分内容,你们看概括课文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借助过渡句来概括呢,这都是概括内容的好方法呢)
出示: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四、太阳的特点
1、体会太阳的远
(1)师:默读第1自然段,你又读懂些什么呢?
预设:我知道太阳离我们很远。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我们班的同学真会学习,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太阳的特点)
师:真是遥不可及啊,那你能读出来吗?
(2)对比1:把“数字”换成“很多很多年”,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小结:列数字让我们更准确、具体、清楚地知道事物的特点。
对比2:去掉“举例子的部分”
小结:通过步行和飞机两个例子,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把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3)句子中的“约”“差不多”和“几”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师:“约”“差不多”和“几”表示后面的数字不准确,这些词语恰恰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2、体会太阳的.大和热
(1)小组合作学习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列数字和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并体会了它们的好处,接下来剩下的这两个特点交给同学们来学习,大家有信心吗?我们来看看学习要求。
?.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大”和“热”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2)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呢?
五、关系密切
1、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但它与人类的关系并不遥远,哪些方面能够看出来呢?
2、小组合作讨论:
?.请小组自学5-7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能看出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或知识经验用自己的话谈一谈,也可以以自述的形式给大家介绍。提示:我是太阳,我可以……
3、补充作用。
4、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5、太阳为我们送来了光明与温暖,造就了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带着你的情感,朗读最后一段。
6、这三个特点能不能去掉一个?
小结:这三个特点密切相连,缺一不可,这也是说明文的特点,表达上有逻辑性,具有科学性。这三个特点正如我们同学们所体会到的,所理解到的,和我们人类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再读这句话。
六、学以致用,初试身手
1、师: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ppt出示70页“初试身手”示例)
请阅读示例,看看文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电视塔的高?
预设1:“368米”和“120层楼”是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写电视塔的高,清楚、明确。
预设2:还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120层楼的高度和电视塔的高度作比较,直观具体。
师:此外,“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清楚了电视塔的外形。
2、师:相较于电视塔的高,操场给人的印象是大。
(ppt出示操场图片及资料:一个操场≈4000平方米,一间教室≈50平方米)
请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清楚这个操场的大。
预设1:这个操场有4000平方米,约80间教室的面积才能抵得上一个操场。
预设2:这个操场的面积是4000平方米,大约有80间教室那么大。它的外形像一片椭圆形的叶子,红绿相间。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深入了解了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能学以致用。课后,请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并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