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1 09:58:04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8篇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哈尔威船长》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诺曼底”号轮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营救旅客。船上所有的人都获救了,而他自己却忠于职守,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从容镇定、指挥有方、舍己救人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课文中蕴涵着的“舍己为人”的思想内涵就是本单元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3个自然段。

3.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3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得到升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铺垫情感(有条件的配上图片和音乐)。

师讲述:在157年前的一个夜晚。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迷漫。一艘在当时看来既漂亮又安全的大船——“诺曼底”号在海上缓缓行驶着。大约凌晨4点钟,突然,沉沉夜雾中出现一个小黑点,它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它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向“诺曼底”号飞驶而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

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读书并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章表现了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三、细读理解,激发情感

(一)自由读课文前6个自然段。

1北叨帘呦耄悍⑸撞船事件的原因,为何后果如此严重。

2.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梳理。

(1)第3自然段:“雾愈来愈浓,……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因为当时雾大,又是凌晨最黑暗的时候,周围一片漆黑。在这样的天气里,在这个时间段,最容易发生撞船;凌晨又是人们睡得最熟的时候,意外发生,没有任何准备,所以是惊恐万分,一片混乱。

(2)第5自然段:“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玛丽”号是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速度快,负载又特别大,所以撞上“诺曼底”号,发生了严重后果。

(二)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哈尔威船长优秀品质的相关语句。

1.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重点语句(投影出示),体会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最后,必须把60个人都救出去。’”

①明确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读一读。

②启发学生理解“吼道”一词。

(预设:联系前文两船相撞以后极其混乱的情景,只有用船长的威严才能让大家不再混乱,从而听命令有秩序地逃生。)

③理解以后感情朗读,读出“吼道”的味道。

(2)“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①又一处语言描写,先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一系列对话,读一读,说说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了解这样情况?

②再读出示的句子,启发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这样说?

感受当时环境的混乱与危急,体会人物的果断与坚决,从中也能看出哈尔威船长关心弱小。

③引读:“正因为哈尔威船长的果断与威严,所以……”学生接读(投影出示):“大家立刻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3)“把克莱芒救出去!”

人物语言,表现他关心弱小。(“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2.抓住描写人物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情感与品质。

(1)齐读“20分钟到了……海水把船尾浸没了。”所有人都得救了,那哈尔威船长怎样了?

(2)(投影出示)“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物的神态描写,读好这句,读出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3)读句子,说一说自己对语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如:“屹立、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鼓励学生结合词语含义进行个性朗读,从中深入体会人物品质,使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学生再有感情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第2课时

一、朗读课文,回顾内容

指名朗读课文,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的崇高精神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二、默读课文,展开想象

默读课文,想象假如你就是哈尔威船长,此时正在随着轮船下沉的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

假如你是被救旅客当中的一员,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

投影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三、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3.指名朗读重点段落。

四、识字、写字

1.检查字词读音情况,注意“弥(mí)、呛(qiàng)”的读音。

2.指导写字。

“弥”的左半部是拉弓射箭的“弓”;“呛”的右半部不要与“论”的右半部相混淆;

“德”字左窄右宽,左侧是双立人旁,右半部要写得紧凑,强调右半部心字底的上面有一横。

“志”字的上半部是“士”,上横长下横短,不要写成“土”。

五、积累内化

1.分类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镇定自若……屹立在舰桥上……

描写景物的:薄雾弥漫……雾愈来愈浓了……

运用修辞方法的: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 ……此处隐藏8006个字……深入了解。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六、资料汇报,知识拓展。

1、青蛙: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斑。趾间有薄膜相连,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幼体叫蝌蚪,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又称田鸡。

2、青蛙的本领可大啦!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爱护关心它。

3、青蛙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有绿衣青蛙,生活在水中,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3、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爱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

4、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5、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

语文教案 篇7

一、课型设计:

意在创新一种文言文教学的“说读课”。

二、预习要求

1、理解注释,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课文内容。

2、就课文内容,每人用“……写出了……”“……表现了……”这样的句式准备说一句话。

三、教学内容

1、落实字词。

2、朗读课文。

3、品读文章。

四、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

五、教学环节

(一)教学铺垫。

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

(二)一读:读准字词,读懂词义,翻译文章。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缀、窘、苫蔽、弛、眈、瞑、隧、黠。

3、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4、学生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5、教师强调以下字词。

①指出用法:止()犬()洞()隧()

②理解字意:去()股()盖()耳()

③理解词意:少时()顷刻()变诈()几何()

④辨析字意:目似瞑,意暇甚。恐前后受其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三)二读:读顺句子,理清思路,把握情节。

1、请同学们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

3、学生进行读法实践,理解故事的`情节与朗读停顿的关系。演读全篇课文。

(四)三读:读美文句,品读课文。

1、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的情景。

2、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朗读课文,表现课文情景。

①读出轻重。

②读出快慢。

③读出抑扬。也就是读出情景,读出语气。

3、请同学们以“……写出了……”或“……表现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4、请同学们自找内容,展开想象,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添枝加叶”的描叙。教师作适当点拨。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将此文改编成一篇白话故事,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千万不要逐字逐句翻译课文,要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说。

语文教案 篇8

《场景歌》是以“4个识字”为主题的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数量词归类识字课。本课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方式。

全文共五节。第一节是一幅大海风景图;第二节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第三节是一幅公园景色图;第四幅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场面。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一、教学效果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借助汉语拼音准确地认读汉字。已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和学习经验,为本课时的认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写字时还需在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上多加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他们已经能结合图片和上下文,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课间休息,我设计了一项师生互动环节,不仅达到了休息的目的,而且也是对数量词的巩固。在巩固生字这一环节上我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宠物小精灵”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课堂上,我采用自主阅读法,放手让学生读书,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进行汇报的形式,既促成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内容,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激情。多种形式的认读,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识字效果。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我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这些场景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从直观画面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来体会词语的意思从而达到水到渠成。另外,通过自主阅读、出示图片、展开想象、联系表达、趣味诵读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量词的表达效果。

三、不足之处

1.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观察画面来领悟文中所体现的美丽景色。但文中的四处景物都是南方的景色,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使得学生的想象具有局限性,说得不够到位,在这一点上我还缺乏指导。如能“以讲促说”可能比看画面效果要好些。

2.教学评价语需要改进,多样化。过多地使用“很好,真不错”等俗套的评语,学生没有了新鲜感,没有了新意,学生发言欠积极,在这方面要想一些更好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说话的积极性。

3.本节课把量词的学习作为了重点,创新的、实践性的东西缺少了,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场景也来自编场景歌就好了。

四、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使评语更有针对性、灵活性,更贴近低年级孩子特点。

2.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或者利用课下时间对孩子进行拓展练习,以恰当地学会使用量词,并在课堂上即兴发挥,编出自己的《场景歌》来。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