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02 14:50:04
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学设计1

第一单元 负数

第一课时 负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生活情境中负数有关资料,如气温、收支,股票涨跌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银行有存钱和取钱……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课件2、3、4、5、6)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7)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课件8)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课件9)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说一说。(课件10)

生活中还有能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吗?

4.进一步认识“0。” (课件11)

以温度计为例,观察“0”的作用?

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5、联系生活中的气温;进一步感受正负数的应用。

(1)介绍温度计相关知识。(课件12、13)

(2)一次读出4个城市的温度。(课件14、15、16、17、18)

三、练习应用

(1)辩一辩:

“16℃”和“-16℃”的意义相同吗?(课件19、20、21、22)

(2)做一做:指出下面数中的正负数。(课件23)

(3)填一填: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课件24)

四、课堂小结:(课件25)

五、课外拓展:

负数的历史。(课件26、27、28、29、30)

六、板书:

负数的初步认识

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读作:负六。“-”,叫“负号”。

像“+6”这样的数叫正数,读作:正六。“+”,叫“正号”。也可省略不写。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43-85.6 +0.9 -+ 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 ……此处隐藏10560个字……p>

自主、合作与探究:让学生在探讨与交流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读后你明白了什么?

2、检查字词。

三、重点探究,解决问题

(一)学习课文第一至七自然段

可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分组来读这部分内容。在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桌之间相互探讨句子的意思。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句话是理解的难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理解、体会。

让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最疼爱自己而已经去世的长辈的照片,。谈谈疼爱自己的.人逝去了你有什么感受。

读文中父亲的话,看看父亲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学生读读我的生活体验,看看我是怎么理解的: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

天即使飞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

指导朗读爸爸的话及我的生活体验。

2、同桌合作,交流对第二至四句的理解、体会。并通过朗读,从中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3、播放课件,感受时间的消失。

(二)学习第八自然段

1、时间那么宝贵,我们怎么利用好时间呢?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和时间赛跑,课文写了几件事?

2、在书中标上序号,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内容要点。

3、找出我跑赢时间的感受的句子,读一读。

4、指导朗读,体会我与时间赛跑取得成功的快乐。朗读时,力求体现出跑在时间面前的胜利的喜悦和自豪。

(三)学习九、十自然段

全体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收益无穷的喜悦,把自己的感受融会到读书中去。

四、了解珍惜时间的格言。(课件)

四、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的:

1、学会前鼻韵母B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和Bn en in组成的11个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点、难点:

1、前鼻音n的发音。

2、三拼音的拼读,特别是介母i和韵母Bn 的拼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谁能大胆地把6个单韵母来背一下。(指名背)

2、(边出示卡片边说)9个复韵母有没有记住?(开火车抽读卡片)

过渡:小朋友们的本领У谜婧谩=裉欤颐窃倮囱卤玖臁G胪?们看图。

二、观察语境图,引导看图说话。

1、(投影示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弟弟把遥控器一摁,荧屏映出了什么?(天安门)色彩非常鲜艳。同时传来了美妙的音乐声。编书的叔叔们给这幅图编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2、(听录音)想不想学?我们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念一遍。

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越看越开心。

三、揭示课题,学习 前鼻音n。

1、根据语境歌中“摁一摁”的“摁”,“天安门”的“安”,“音乐 美”的“音”就引出今天我们要学的前鼻韵母Bn

en in (贴卡片)

2、找共同点,学习 前鼻音 n 。

A 同学们找找这三个韵母都有一个什么字母?(用红笔描出)

B 师:在这里,它不是声母 n ,而是一个前鼻音 n 。这个鼻音 n 怎么发呢?

C教发音方法:我们只要把舌尖顶住上牙床(用手指上牙床),鼻子出气发音。(师示范,学生模仿,个别读)声音是从鼻子前部发出的,我们叫做前鼻音。(开火车读,抽读)

过渡:学会了发前鼻音 n 后,再来学今天的韵母就很容易了。

四、教学 前鼻韵母 Bn en in 。

1、(指图上的天安门)问:这是什么?

2、出示卡片 Bn,今天 学的前鼻韵母Bn就是读“天安门”的“安”。

3、指导发音。Bn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师用手先遮住 n,再用手遮住B) 发音时,我们先摆

B的口形,然后把舌尖顶住上牙床发前鼻音 n。(教师用手势演示)

(师示范,领读,开火车读,抽读)

4、学习 en。

A、 按照我们刚才的发音方法,en 先摆什么口形?然后......?

B、 en就是摁遥控器的“摁”的发音。

5、学习 in。

A、学会了Bn en 的发音,你能按我们学习 Bn en 的发音方法,自己来发第三个前鼻韵母吗?

(学生 自己练读,抽读检查)

B、 师:in 就是发“音乐”的“音”。

C 、 你是怎么发这个音的?

6、 说得真好。让我们用这种方法一起再来读一下这三个前鼻韵母。

集体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一个学生抽读3张。

7、小结:刚才同学们读得都不错。我们知道n (单个卡片)单个出现的时候,它是声母n

。它和单韵母一起出现的时候(出示Bn)就不是读 n,而是一个前鼻音 n。我们今天学的三个韵母都有一个前鼻音n

,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前鼻韵母。(抽读,开火车读)

8、小组活动,标四声。

师:在你们的课桌上有许多的苹果,背后写有我们今天学的.三个前鼻韵母,你能给它标调吗?

(1)先分工。

(2)再标调。

(3)后练读。

9、游戏:“摘苹果”

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名字 叫“摘苹果”。

师:谁来摘苹果?

生(齐):我来摘苹果。

摘到苹果反过来领读。

五、学习声母和Bn en in 组成 的音节。

过渡:Bn en in是韵母,它和声母在一起就组成了音节。

1、出示书上声母与Bn en in组成的音节。

2、用“找朋友”的游戏认识音节bBn

3、小组自由练读音节。

4、游戏:“坐飞机”

师:“bBn”的飞机在哪里?

生:“bBn”的飞机在这里。

六、读书、写字。

1、今天,我们学的汉语拼音13课在书上第45页,请同学 们把书打开,让我们一起跟着录音机来把我们今天教的内容读一下。

2、Bn en in 这三个前鼻韵母怎么写呢?

师范写,学生描红。

七、总结。

今天 这堂课,我们学会了前鼻韵 母Bn en in ,还学会了Bn en

in和声母相拼的音节,一些带有介母的音节比较难读,回家要多练习。

《小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