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11 17:16:02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1、做游戏:猜一猜。

动画片出示学生熟悉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让学生猜一猜主人公是谁,讲的是什么故事。

2、师生共同探讨神话故事的特点。

3、揭示课题,齐读质疑

师:今天呀,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你们能猜出它的名字吗?(盘古开天地)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看来你们都预习了,那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并齐读)

师:看到这个神话故事的名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自由答。

师:你们真是些爱思考的好孩子,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我一起走进这篇神话,去认识盘古,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读课文。听好读书要求。(课件出示::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生字多读几遍;2、这篇神话故事写了谁在干什么,在课文中找到这句话。3、边读边思考,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指名学生读文。

4、解决上面的问题。找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5、教学书写“创造”。

三、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1、理解“混沌”,引出重点段落。

师:同学们,你们都很聪明,只读了两遍就这么的有见解。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深入地了解盘古。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是什么样的呢?

生:混沌一片

帮助学生理解混沌。

师:对,混沌就是模糊一团,混乱的样子。而巨人盘古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接着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描写了盘古开天辟地?

生自由读文后汇报(2、3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师:好,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两段。其他同学和我一起认真听,看看盘古是如何开天地的.。

指名学生读文。

师:这两们同学读得非常流利。刚才在听的过程中,有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抡起、劈开、轻而清、重而浊)

(1)理解“抡起”、“劈开”

师:从这两个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很用力)那我们就用力地把它读出来。(反复读)

(2)理解“轻而清”、“重而浊”

师:只听一声巨响。(音效)

生: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我们再来看这两个词,你发现了什么?试着读出不同的感觉来。还有意思相反的词语吗?有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师:让我们带着你的体会,男女生来合作读一读这句话吧!(课件出示)

3、学习第3自然段

师:天和地分开了,这下盘古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生打断老师的话,提出: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做试验,让学生手脚并用体验1分钟,体会其中的辛苦。

师:盘古就是这样矗立在天地之间的!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而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盘古就这样站了多久呢?

生:不知道多少年。

师:一年过去了,盘古头(生接)用脚(生接)一百年过去了,同上,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生接)

师:同学们,这位巨人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3、学习第4自然段。

师:天地终于分开了,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他怎么样了?

生: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我们来看看盘古的身体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第4自然段,老师读给大家听,看谁一会儿能比老师读的好!

4、教学“排比”这一修辞方法。

师:我们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多用用排比句,让我们的文章看起来美美的。

5、引导想象。

这一段结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展开想象,想一想盘古的身体还有哪些部分发生了美丽的变化?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盘古的()变成了()的()。

四、情感升华

1、回归主题

师:盘古真是太伟大了,不愧为我们的老祖宗啊,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段。

2、再次评价盘古

3、用一首小诗来抒发一下我们对盘古的感激。指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也创造了这美丽的神话。课下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感动吧!课后你们还可以找一些有关神话故事的书来读一读,更加深入的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

《盘古开天地》一文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珍视学生独特的阅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路,引导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教时

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教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畅谈感受,提出问题

1、观看了美丽的宇宙,学生自由谈感受。

2、紧紧围绕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提出问题。

生成预设:

估计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如:

1、为什么说盘古是人类的'老祖宗?

2、盘古为什么要创造美丽的宇宙?

3、盘古创造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4、盘古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

三、以学定教,走进文本,解决问题

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此处隐藏20289个字……/p>

4、概括: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

三、整体感知,抓住关键。

1、想知识课文写了什么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将全文浓缩成一句话的精华,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2、大家仔细听。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创造

我们一起来写。创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造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3、创造离不开工具的行动。拿起我们手中的工具——语文书,行动起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新天地。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接下来就要考验大家了,认真听老师读,将文中描述的想像成一幅画面,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和二自然段前两句。

2、请你用一个词描述一下,你对想像到的画面的感受?

追问:你能将这种感受代入课文中读出来吗?

3、“十万八千年”这段时间长不长?谁将这句再读一遍,读出漫长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4、谁愿意接着读?

依照他的语气,老师想把抡起大斧头改成拿起大斧头,可以吗?

为什么不行?请你上台为我们做的抡的动作,好,大家请看,当他抡起大斧头,使劲劈出去时,脸上是怎样的表情?

5、师读此句,生上台做动作。

让我们像盘古一样,拿出所有力量,读好这一句。

6、谁愿意再接着读,创造属于你的成就。

“巨响”是怎样的声东击西音?再试一次,好吗?

“渐渐”指导读出缓慢感。

7、刚才这些同学都能充分运用手中的工具语文书,勇敢地挑战自我,行动起来,创造了奇迹般的进步。大家想读吗?

很好,请看大屏幕,自由读,看看天和地有哪些区别?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生说区别

师板书:轻 清 上升

重 浊 下降

大家能读出这些词的不同意思吗?

指导:轻比羽毛还轻 清澈如泉水

指导:重比泰山还重 浑浊如浓墨

师相机总结:这就是天,这就是地。板书:天 地

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反义词)拿起笔,给课文中反义词做记号,找对子。让我们的思考在课本上留下痕迹。

8、天地开辟成这样容易吗?从这句话的哪些词中看出来的?“缓缓”“慢慢”,再试一次,读出盘古的艰难。

这句话既要读出天地截然不同的特征,又要读出盘古的艰难,大家有把握读好吗?好,女生读写天的部分,男生读写地的部分。

五、拓展想象第三自然段

1、天地分开可真不容易啊!盘古很担心,他担心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别问题读第3自然段,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他担心什么?于是,他怎么做?这位同学,请使劲顶住,你头顶的是整个天空啊!请再用力蹬着,你脚下瞪着的是整片大地啊!读得真好,你的读让我们看到了盘古正在顶天立地。

3、出示课件,盘古顶天立地图

盘古这样的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呢?100年?1万年?十万年?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不知过了多少年。)

不知过了多少年,无法计算的时间啊!谁有勇气挺起脊梁,站起来,和刚才这位同学一样,和盘古一样顶天立地。

4、听好老师的时间提示,你们代表盘古回答我。

1万年过去了,盘古……?十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还是……?

5、由于盘古的努力,盘古的坚持。天,每天……?(上升一丈)地,每天……?

(下沉一丈)谁来告诉我100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1万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升高……?地下沉……?

6、此时,当盘古就屹立在我们面前,他有多高?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读出这神奇的画面。

7、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六、品读、续写第四自然段。

1、盘古倒下后,天地间又有哪些变化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读第4自然段。

2、这段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在写?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巨大的变化

3、谁有信心读出这些巨大的变化?那么我们来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读下去。

相机指导要点(风:长。云:轻柔。隆隆:响亮。大阳:明亮。四方:注意停顿

辽阔:宽广无比。奔流不息:巨浪翻滚,滔滔向前。茂盛:生机。雨露:轻柔)

4、哪些同学有信心读好所有的变化?

出示第四自然段投影。站起来看屏幕读。

5、大家能把盘古的功绩牢牢记在心底吗?我们来考考自己。

出示第四自然段只有每句上半句的课件。

左边的同学读上半句,右边的同学来接下半句。

6、这些仅仅是巨大的变化的一部份,他的牙齿、眉毛、手指、头发等等又会变化成什么?请大家展开自己的想像和创造。

7、相机评价(新颖、浪漫、形象、奇特等。)大家刚才描述得这么全面,我想用你们的话代替课文中的省略号,可以吗?

请用你的理由说服我。

8、是的,因为他身分的一切化作宇宙万物,化作我们身边的.一切,时间,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尽。所以省略号在这里提醒我们还有很多功劳不可忘记。

七、个性化体验读最后一自然段

1、学到这里,我想采访一下大家,盘古以什么打动了你,让你们读得如此深情。

2、让我们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情感,真切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将这句话,这份情,这种感动献给盘古。

八、深化认识,写赞扬盘古的诗。

1、我想问大家一句,盘古死了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他没死?是的,他已化作万物,化作一切,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细心,地从万物中寻找盘古的痕迹。

课件出示:抬头看天,

白云朵朵,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气息。

放眼大地,

一片生机,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 )。

2、老师带来一首没写完的诗,谁能为我们朗读第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小节。齐读,并口头填空(肌肤)。

让我们再从万物中仔细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这是盘古留下的什么?请拿起笔接着写下去。

3、诗是情感最浓烈的文字,读诗的时候要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听众。谁愿意当领头羊,读出自己写给盘古的诗?

相机评价:优美,神奇等。

九、升华总结

1、还有话想写给盘古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尽情写下去,在刚才写诗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创造的美好?

2、远古的人民创造了神话,盘古大无私无量的精神又打动了我们,我们用自己创造的诗仰慕英雄,继续谱写神话之歌。

3、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只要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和笔,积极行动,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学习新天地,是吗?下课。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