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11-10 22:08:08
(推荐)中班教案

(推荐)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感知6以内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比较6以内数量的多少;2、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会辨认1-6的数字;会正确区分红色和蓝色;幼儿会使用木夹子;幼儿会念“晒鱼”的儿歌。

2、物质准备:

教具:1——6的数字卡;5条红鱼和3条蓝鱼的示意图三张;红、蓝水彩笔各一支;进场音乐和游戏进行时的音乐各一段。

学具:红、黄、蓝、紫色小鱼若干(木夹子染上颜色、画上眼睛当小鱼); 筷子人手两根; 包装错误的小鱼若干份(卡纸中间写有1——6中的任意一个数字,卡纸边上夹上与中间数字不一样多的小鱼);大箩筐一个;小箩筐3个;小水桶24个。

教学过程:

一、师生拎小鱼桶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幼儿拎着装有红色、兰色小鱼的小鱼桶室外排队)。师生一起跟随音乐愉快入场。

二、游戏一:晒小鱼(红色),会准确地进行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数量尽量控制在6以内)

1、老师讲解“晒鱼”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一起在音乐声中“晒小鱼”,老师提醒幼儿边晒小鱼边点数。音乐停的时候,大家都停止“晒小鱼”。

3、幼儿数数自己晒了几条红色小鱼?

4、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晒的'小鱼数量。

5、老师举1——6的数卡,每举一个数卡,请晒了相应数量小鱼的幼儿站起来展示一下。

三、游戏二:变小鱼,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1、幼儿尝试把自己的红色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1)老师出示自己晒的一串红色小鱼(数量为5),请幼儿一起数一数,老师晒了几条红鱼?

(2)请幼儿比一比自己晒的小鱼数量和老师晒的小鱼数量,谁多?谁少?

(3)启发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自己的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4)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5)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老师小结。(丰富词“添上”)

2、师生晒蓝色小鱼

(1)师生在音乐声中比赛“晒鱼”,(游戏规则同上面晒红鱼的规则)。

(2)音乐停的时候,停止“晒鱼”,请幼儿轻声、快速地数数自己晒了几条蓝色小鱼?

3、幼儿尝试把自己的蓝色小鱼变成和老师的一样多

(1)数数老师晒了几条蓝色小鱼?(老师出示自己晒的蓝色小鱼,数量为3。)

(2)引导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自己晒的蓝色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3)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把蓝鱼变得跟老师一样多?老师小结。(丰富词“去掉”)4、幼儿练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自己的红色小鱼和蓝色小鱼变得一样多

(1)请幼儿比一比自己的红鱼和蓝鱼,谁多?谁少?

(2)引导幼儿想一想能用几种方法把红鱼和蓝鱼变得一样多。

(3)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4)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出示相应的“添上”或“去掉”的示意图。

5、请幼儿把自己的红鱼和蓝鱼放在小鱼桶里,师生一起送到指定的地方。

四、游戏三:包装小鱼,练习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

1、老师讲解游戏规则:“食品加工厂有一批小鱼不符合包装要求,每一份小鱼数量与包装纸上的数字不一样多,要求把每一份小鱼数量变得和包装纸上的数一样多。包装对了就放到盒子里。”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一次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许多用纸杯做成的各种形态的花,造型简单、颜色鲜艳,立刻吸引了我。我想到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动手能力差,不能完美表现一件作品,为了能让中班孩子在美工活动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围绕主题“好玩得纸”因此,我选择了本次美观漂亮、而且简单易学的《纸杯花》手工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活动的兴趣。

2、能发现不同花朵的特征,发展比较性观察力。

3、运用剪刀、纸杯完成花的造型,知道不同的剪切法可以做出形态各异的花。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剪刀·纸杯完成花的造型。

难点:用不同的剪切法做出形态各异的花。

  活动准备:

1、花的图片若干、光盘。

2、纸杯花作品一幅、背景图一幅。

3、剪刀、纸杯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感受花的色彩和形态的美丽与独特。

2、教师出示做好的纸杯花,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教师并示范纸杯花的制作过程。

①、幼儿共同欣赏教师制作的纸杯花。

②、教师示范制作纸杯花的过程。

3、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探索怎样运用纸杯和剪刀表现花的不同形态。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剪法剪出不同花瓣。

4、幼儿制作纸杯花,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反馈幼儿的不同剪法。

①、幼儿制作纸杯花,教师巡回指导。

②、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剪刀,并均匀的剪出花瓣。

5、幼儿作品展示,教师小结。

①、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背景图上,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②、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活动中继续创作不同的纸杯花。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我播放了各种形态美丽和色彩鲜艳的花的课件,当孩子们看到后非常兴奋,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不同花朵的特征,接着我又出示了许多教师自制的纸杯花,再一次吸引了幼儿,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在示范制作纸杯花的过程中我自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幼儿清楚的记住了制作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非常认真、仔细,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懒散的孩子也十分乐意的再进行着自己的创作,孩子们的作品都非常美丽,我还将他们的纸杯花作品展示到了花园背景图上,让花园变得更加美丽,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既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通过不同的方法,区分2-5样物体的厚薄,并对其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通过分类合作比较,体验快乐。

准备:木板,书,围巾,纸,袜子,毛巾,饼干,鞋盒,饮料,积木,篮子

过程:

(一)目测

1、师: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们现在穿的要怎么样啊(厚)那现在的的呢(薄)

2、出示木板

师:我这里有一块木板,你们觉得是厚还是薄呢?

师:那我现在在拿出一块,现在这块木板是厚还是薄呢?

小结:原来一样东西是不能比的.,要两样或两样以上的东西才能比较厚薄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这块木板厚的(用眼睛看)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3、出示书

师:那请你们再来说说这两本书谁厚谁薄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看,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啊

4、出示鞋盒

师:咦,那这两个盒子呢,请你上来指指看,你用这么办法啊

小结:我们能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比较东西的厚薄。

(二)触摸

1、教师出示围巾

师:天气变得冷起来了,我要围怎样的围巾,那请你们想想看,这两条,我要围哪一条呢

师:你们都觉得是这条厚吗

师:那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呢

师:对了还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来比较

2、教师请幼儿上来摸,上来区分

师:那金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是哪条厚,哪条薄

小结:我们刚才可以用自己的手来摸一摸,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3、在每张椅子下面放两样厚薄不一的东西

师:老师在你们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个篮子,请你来比较篮子里的东西,在最厚的东西上面贴上紫色的记时贴,贴好的小朋友把篮子送到这里,记住自己是放在哪里的

教师检验2-3样物品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触摸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推荐)中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