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卧薪尝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会用“建议”造句。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卧薪尝胆》的字词并了解了这一课的大致内容,现在我们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二、精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理解《卧薪尝胆》的真正含义。
2、在会稽一战,越国战败,作为战败国会有怎样的下场?
(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越国会消失等等)
3、现在你是越国国君,你会怎样做?
4、看来大家都是一个个爱国的小市民,勾践也和大家一样,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于是他接受了去吴国作奴仆的建议。
5、用“建议”练习说话
6、到了吴国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等他去做?
7、受了那么多屈辱,但越王坚持不放弃为的是什么?
8、是啊,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子民而受那么多的屈辱,这就是“忍辱负重”。
9、就这样,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10、回国后的越王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在文中找出并用“———”画出
11、我们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可见这种仇恨的刻骨铭心,可是仅仅记住就可以了吗?
12、对,要报仇,那勾践有没有一出来就打战呢?他是怎么做的?
13、这样他坚持了多少年?这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这样,越国转弱为强,出奇兵灭吴。
14、“卧薪尝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15、同学们,我们需不需要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还有哪些地方见过这种精神。
16、欣赏对联,理解上联。
17、用“建议”练习说话
三、总结全文
四、练习巩固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21、对自己完成的整体设计做总体的评价与描述,阐明优缺点。
总体来说,我认为优点是:这堂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成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检查与反馈,另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很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与兴趣,当然这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引导语。我觉得能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得益于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习者特征的透彻分析,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精心设计了每一个教学环节,合理运用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但即使这样,我认为我的课堂还是存在一些缺点:由于,每一堂课都有意外,每一堂课都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缺陷,尽管我的教学设计很具体周到,但我很担心会拖堂。
2、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总结优缺点并给出改进建议。
优点主要表现在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
一、巩固生字词,介绍背景,揭示课题。我认为这是必要的,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民主导学,在这里,我又将其分为4个小版块:
① 主要通过情境引导,同时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议一议,给学生充分的自读交流空间,从而理解越国“兵败求和”,理解越王的“万般无奈”、“忍辱负重”,体会吴王的“骄傲自大”。 同时理解词语“谋臣”、“免除后患”、“建议”。
②通过课件理解词语“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通过引导想象交流,体验勾践的屈辱,体会勾践生活艰苦,体会勾践的“受尽屈辱”“忍辱负重”,体会勾践此时报仇雪恨的心理活动。
③引导想象讨论越王会怎样报仇雪恨、发愤图强,理解词语“卧薪尝胆”“转弱为强”。 结合学生的想象交流,形象生动的理解词语“转弱为强”。
④学习“灭掉吴国”,同时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体验吴王的处境及想法,让生再次感受吴王当时骄傲自大的错误做法,同时受到“胜不骄,败不馁”的教育。通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检测导结,在这里,我主要通过课堂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层层递进,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很好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不足的是:我认为课堂容量可能有点大,会拖堂。
建议:如果把学习“灭掉吴国”,同时拓展延伸的部分放在第三课时会更好。
3、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否恰当,总结优缺点并给出改进建议。
优点:在这堂课中,我主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他们爱模仿、爱表演,而这篇课文是中国历史故事,根据学生看历史类电视剧的体验,这课的教学课堂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空间,引导学生读课文,想象情景,想象表演精彩对白,为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表演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因此,我通过教师或激昂,或深情的话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议一议,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想象、讨论,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情感,进一步懂得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不足的是:我认为课堂容量可能有点大,会拖堂。
建议:如果把学习“灭掉吴国”,同时拓展延伸的部分放在第三课时会更好。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说说这个故事梗概。
3、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理解“建议”并会运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挂图、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会倾听、会提问]
1、故事导入
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讲故事,放动画片)老师准备了一个精彩动人 ……此处隐藏10935个字……的耻辱。
(3 )、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
(4 )、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写什么?(小组练说)
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
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4)小结: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9一、揭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2、这个精彩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呢?
请同学们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和___都想征服_________ ,___________强大起来。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谁?(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自然段。
(3)齐读,思考:画出写“卧薪”和“尝胆”的句子。
谁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板书:卧薪尝胆)。
(4)勾践作为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5)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兵败求和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启示:会稽是越国的国都,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些什么?(小组练说)
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理解:后患指什么?
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2)交流 出示:
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 ,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
想象:还会受到那些屈辱?
质疑: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是不是屈辱呢?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4)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板书:受尽屈辱
(5)所以,回国以后,越王——
齐读第四自然段。
那么,仅仅卧薪尝胆就能报仇雪恨了吗?想象:越王还会怎么做?板书:发愤图强
4、理解第五自然段
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行不行?
二十多年的卧薪尝胆,二十多年的发愤图强,越国终于——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1、学完了这一成语故事,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2、品读四字词语,理解积累。出示:
忍辱负重 以屈求伸 发奋图强 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 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1)、说说这些成语都是写谁的?
(2)、再次朗读,加深体会。
3、说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
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四、作业:
1、造句
2、课后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或成语故事,到班里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