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
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
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
教学难点: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螺旋线,彩纸、固体胶等。
(教师)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1.观察回忆。
(1)出示一根绳子,
提问:谁能改变它现在的模样!(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操作绳子的多种变化。)
提问: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
出示螺旋形的自然物图片。
(2)揭示课题:《盘盘转转》
2.欣赏感受。
(1)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
(2)提供绘画凡高的《星空》、建筑旋转楼梯、纸绳粘贴作品。
(3)提问:这样的`造型有什么优点和独特的美感?
(4)教师示范纸绳的制作和粘贴。(搓、绕、粘)
3.创意制作。
(1)用皱纸搓成纸绳;(第一课时完成)
(2)用纸绳盘盘转转;(第二课时完成)
(3)创作一幅拼贴画。
4.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及时评价学生制作的情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搓好的纸绳、固体胶等。
(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拼贴作品。
(1)学生两人一组以盘盘转转为主要形式,用彩色纸绳拼贴一幅作品。
(2)创作建议:可以根据螺旋形进行夸张、变形、想象和添加。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重视个别辅导)
2.展示交流。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
3.课外探索。
还可以用绳子、铁丝、画笔进一步尝试盘盘转转的变化。
美术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上堂课《学构图》的学习,运用已学的构图知识用线条表现一幅静物写生作品。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欣赏及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把具象的现实静物用多种线条进行勾勒,并用自己喜欢的线条把它们装饰的更合理,更富有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艺术风格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术体验,在欣赏美的同时,创造美,传递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构图知识,尝试用线描的绘画形式表现事物。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线条把事物表现的更有创意,更富有美感。
三、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学生观察欣赏、交流、分析、体验,并通过教师演示从中了解线描的绘画方式。可以采用“观察欣赏——交流——分析总结——联想创造”的教学策略。学生能够通过欣赏,有效的理解线描的绘画方法,及运用已学构图知识表现出一幅富有创意的线描静物写生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上堂课已学构图知识把自己准备好的文具,小装饰及水果摆成喜欢的画面。
教师在讲台前和同学们同时摆一摆,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构图心得,引出课题:静物写生(可以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如:平衡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变化式构图、对角线构图、交叉线构图、椭圆形构图、水平线构图、三角形构图、叉形构图、十字构图、斜线构图、S形构图、向心式构图、放射式构图、垂直式构图、九宫格构图,L形构图)
通过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上党课所学构图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二、教学深入
欣赏感悟
欣赏静物写生作品:(包括水粉、水彩、油画,线描)
欣赏水分水彩及油画静物写生作品。
欣赏线描形式的静物写生作品。
提出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构图方法?(三角形构图.叉形构图)
你觉得作品的哪部分吸引你,哪部分画的精彩?(色彩、构图形式,线条排列。)
线描静物写生作品与其他形式的静物写生作品有什么不同?你觉得画面中哪里画的精彩?画面和实际事物一样吗?(用线条表现,没有色彩,更有趣。花瓶里面编制线条部分精彩,画面添加了自己的联想,比实物更有意思,更有装饰性。)
通过多媒体欣赏不同的静物写生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作品的`风格是不同的,各有特点及优势,同时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线描静物写生绘画方法,从感悟中吸取绘画经验,为下一步创作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教师演示
师:看看刚才我摆的静物是什么构图形式呢?想不想看看我是怎么用线描表现的呢?(教师演示)
提出问题:
线描静物写生的绘画步骤?(1.确定位置2.画出轮廓3.设计线条)
静物写生时用了哪些线条?(直线、曲线、波浪线、点,闪电线等)
静物写生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摆一摆的操作环节,让学生更直观的去感受不同构图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并能通过观察欣赏了解线描静物写生的绘画步骤及注意到的问题。
尝试体验
教师出示一件实物请同学们用线描的形式表现。
学生尝试体验线描表现实物。
学生初步尝试线描静物写生的局部绘画方法,培养学生绘画的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分析总结
展示自己的线描作品,同组同学交流,分析优点、不足,教师点评总结。
通过观察、欣赏,交流等环节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其绘画方式,感悟发现,分析总结,充分解决本课重点。
联想创造
通过上个环节的交流总结,学生了解了线描静物写生的基本创作方法。
欣赏学生作品,把刚才摆好的静物写生造型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出来,提出作业要求:用适当合适的线条进行排列。3.轮廓勾勒以后加上自己喜欢的线条。
通过学生实践创作,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及动手能力,解决本课难点。
< ……此处隐藏1800个字……p>c.魔术画
师:同学们,今年春节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大家都很喜欢看吧?下面老师教大家画一只会变魔术的兔子!这只兔子啊,它会变魔术哦,它比刘谦可厉害多了!边画边讲解,变魔术经常需要一顶魔术帽,我们先画一条横线,然后画一个倒梯形,接着画帽沿,??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啦!我们把这张画倒过来,你们看,兔子变成魔术师了,我们把他画完整些吧,怎么样,这只兔子很厉害吧,它能把魔术师给变出来!??同学们,你们的魔术成功了吗?举起来看看!d。人物画法
卡通的世界里是少不了人物的
那么画人该怎么画呢?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转盘来画,这里有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和五官,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图形来画人。可以任意搭配,(电脑手绘展示各种人的画法,(注意鼻子的方向和嘴巴形状对人物表情的影响)注意夸张与拟
人手法:头部夸张,形体夸张,动作夸张等,尽量地夸大主要特征,使特点更加鲜明,个性更加典型。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创作属于自己的卡通画?
三、学生尝试创作:
对于卡通形象设计来说,夸张与拟人就是它的灵魂。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个手法来试着创作几个卡通形象看看。看看谁创作的卡通形象最有趣、最可爱、最生动!
要求:
1.创作形式:小组合作、独立创作
2.卡通画分为独幅,四格、多格等,你们可以选其中一种形式来创作。
3.表现方法:绘画、黏土、剪纸、手工制作等各种表现手法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或者工具,尽情地发挥你们的创意,来创造属于你们的卡通世界吧!
四、评价
六.拓展
我们画了这么多的卡通画,那么这些静态的卡通形象在屏幕上是怎么动起来变成卡通片的呢?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能不能给大家说说?
师:最早的动画片是用“逐格拍摄”的方法制作完成的,——————逐格拍摄方就是把画好的人物动作一张一张地拍摄下来,然后通过连续放映使画面动起来的方法。同学们,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就是这样子做出来的,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原始动画的魅力!(课件播放《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
六.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有才了!我们请米奇来看看吧,(课件播放)米奇总结并与同学们告别,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我发现你们都很聪明可爱,我好喜欢你们的卡通作品,你们都好有创意哦!
美术教案 篇6活动前言:
冬天的早上真是冷啊,尤其是下完雪的早晨更是冷风兮兮的,幸亏妈妈早早的就给我买了手套,才不至于小手被冻的凉凉的,到了幼儿园看到小伙伴们都戴上了各式各样的手套,那么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有关手套的主题活动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印画的形式大胆地装扮手套,感知每一幅手套上的对称图案。
2、了解冬天在户外工作的人,通过打扮并赠送手套激发对冬天不怕冷的人的关爱。
活动准备:
1. 要求幼儿观察谁早上起得早。
2. 每人一副纸手套,每张桌子一种颜色颜料,蔬菜印章若干
3. 准备冬天人们冒着严寒工作的照片、图片,布置一个:“不怕冷的人”的展览。
活动过程:
(一) 感知经验、激发情感
启发谈话:冬天来了,天气好冷,可是有许多人“不怕冷”,坚持早早起,有的还在室外工
1. 冬天的早上,谁早早起。
(1) 讲述家里谁起得早。
老师可以启发提问:①这几天,你在家里看到谁比你起得早?②他们起来做些什么事?
(2) 讲述生活周围谁起得早。
说明
①可提问:早上除了爸爸妈妈之外,你还知道谁起得早。可通过幼儿早上的生活环节,启发讲述,他们起得早,为大家做事,真了不起。
②谈话重在了解那么多早起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激发幼儿对那些早起的人们的感谢尊敬之情。
2. 谁是不怕冷的人,冬天工作在寒冷之中。
(1) 讲讲自己在户外的感觉。(很冷、风刮在脸上有点疼……)
(2)看看谁是冬天里不怕冷的人?他们在干些什么?(如十字路口的'人民警察,在指挥交通;扫地的清洁工人。) 教师展示照片
(3) 教师小节,激发幼儿感受不怕冷的人十分辛苦
(二) 制作手套
启发谈话:天气这么冷,我们给那些“不怕冷”的人送副手套吧。
1. 观察讨论
(1)你们猜猜看一副手套有几只?
请个别有手套的幼儿拿出手套集体观察(教师强调左右图案一样)
(2 )幼儿探索材料用法
教师出示范例手套
王老师这里有一副打扮好的手套,你们看看漂亮么?上面有哪些图案?这些图案是用什么材料宝宝变的?两边图案一样么?你们知道我是怎么样把两边图案变得一样的?
2.教师示范
印章亲亲颜料宝宝,在手套上按一下,再印一印,轻轻按,翻开来
说明:教师在示范中穿插对颜料的选择,提醒幼儿每张桌子只有一种颜色,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多种颜色印画。
3.幼儿操作
(1)教师观察幼儿印画情况,鼓励幼儿走动选择颜色
(2)教师根据情况提醒幼儿印画的轻重和颜料的使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操作
4. 谈话:鼓励幼儿将自制的手套赠送给自己觉得最了不起的人。
我们先把手套凉凉干,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送给早上早起的了不起的人好么?
美术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能运用线条、色彩画出自己的形象;
2、能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
3、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规律,通过描绘未来的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1、认识人物脸型、发式、一官及表情的神态特征。
2、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在或未来自己的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尝试运用其他媒介和材料来表现未来的我。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观察小时候的照片,通过镜子比较现在的我与以前有哪些变化。
1、脸型、发式、五官的变化;
2、身体上的变化;
3、服饰方面的变化。
二、欣赏与发现
引导学生欣赏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1、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特征;
2、运用夸张、拉长变形的手法能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三、探讨与尝试
1、尝试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元素画出自己现在或未来的形象;
2、能否学学大师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呢?
3、小组探讨用其他绘画工具、材料来表现的可能性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线条流畅、构图饱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