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方案

时间:2025-11-20 07:32:03
安全方案经典(3篇)

安全方案经典(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方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安全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3.知道安全电压,理解安全电压为什么安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用欧姆定律对安全用电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安全用电,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良好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应用已学到的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

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及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安全用电挂图、投影仪、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利用投影仪投影各种警示标志,请学生辨认,并能说出这些标志都在什么地方或说明哪里有这些标志,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标志。不需要同学们对所有的标志都认识,或说清楚,重点放在对高压危险的标志认识上。

[师]投影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的警示标志。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标志吗?

[生]这是高压危险的标志。

[生]这是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你知道这些标志的意思吗?

[生]有这样标志的地方,说明这些地方有电,不能靠近。

[师]同学们都在生活中或电视里的哪些地方见过这种标志呢?

[生]有些有电线的地方。

[生]有些架线的铁塔上也有。

[生]在农村看到的变压器上。

[生]在小学社会书上学过。

[师]鼓励同学们大胆的回答。

投影:高压线、变压器、交通路口靠近高压线的地方、配电房等地方的警示标志,明确凡是容易引起人们触电事故的地方,都应有这种明显的警示标志。

[师]同学们有没有在电池上或手电筒上看到过类似的警示标志?

[生](回忆、交流)没有。

二、进行新课

[师]我们在实验中做实验时,有电池才能点亮小灯泡.电池也是有电的,为什么没有警示标志呢?

[生]电池没有危险。

[生]电池的电压低,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才1.5V。

[师]电压高低与有没有危险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

[生]电压的高低与有没有危险有关系,电压越高越危险。

[师]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学过的电学知识分析一下呢?

[生]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压越高时,电流会越大,这样就会有危险。

[师]电压越高越危险,是因为电压越高,电流会很大,所以可以说电流越大越危险。为什么呢?

[生](思考,讨论)小灯泡工作时,如果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就会使电路中电流过大,因而烧坏小灯泡。如果人体通过较大电流,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电压高、电流大就有危险。

[师]同学们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非常好。你分析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投影]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

[师]从我们投影的资料,说明了同学们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生]36V。

[生]是不高于36V。

[师]根据你了解的知识,对照我们投影的资料,你能分析一下安全电压为什么是不高于36V,而不是其他的值呢?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提醒同学们从考虑人体的电阻着手.

[生]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潮湿时是200~800。

[师]如果两端加上36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两名学生板演,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

干燥时:Imin==7.210-3A=7.2mA

Imax==3610-3A=36mA

潮湿时:Imin==0.045A=45mA

Imax==0.18A=180mA

[师]从这一组计算的数值,你看出了什么问题?说一说你的看法。

[生]人体电阻最大时,电流已到了7.2mA,已经快不能摆脱电极了,如果电压再高,电流会更大,那样就会对人造成伤害,所以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生]人手潮湿的时候电阻就会变小,36V电压也很危险,36V并不是绝对的安全电压。

[生]手湿的时候不能用手去触摸正在使用的用电器及开关。

(说明:投影资料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不是直接从实验得来的,而是从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得到的。人体的电阻除与皮肤表面的干湿情况有关外,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及身体素质有关系。)

引导同学们阅读教材P25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师]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记得吗?

[生]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师]这么高的电压,即使人体的电阻在最大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触,对人体有没有危险?

[生]家庭电路的电压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所以是有危险的。

[生]根据欧姆定律的计算,即使人体电阻在最大的时候,如果碰到220V的电压,电流也在40mA以上,对人是有危险的。

[师]那么,为什么强调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呢?

[生]湿手电阻小,有危险。

[师]难道用干手触摸没有危险吗?

[生]应该没有,如果都有危险怎么开关电器?电器还怎么用呢?

引导学生从见过的电器外壳考虑。

[师]家里的插座、开关等的金属导体是不是直接露在外面呢?

[生]不是.在开关和插座外面都有绝缘材料。

[师]使用的时候,手触摸到的是绝缘的部分还是导电的部分?

[生]是绝缘的部分。

[生]干手触摸绝缘部分没有危险。

[师]干手和湿手的区别在哪里?

[生]湿手 ……此处隐藏2255个字……点,狠抓落实。要按照排查治理范围和内容的要求,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做到重点时期抓“早”,重点学校抓“紧”,重点隐患抓“治”。要通过深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广泛宣传,强化监督。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广大师生对事故隐患的识别能力,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知识培训,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和监督,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隐患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监管,密切配合。要针对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和重点,把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日常安全监管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相关部门,切实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马家皂中心校

  二〇XX年六月二十五日

安全方案 篇3

我校为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尤其是学生在校的人生安全,提高师生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为使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故拟定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主要针对教学楼内),具体应急疏散预案如下:

一、实施对象和范围

当发生建筑物倒塌或特大火灾等安全事故等需要紧急疏散教室、专用教室内的学生、老师时,启动本预案。

二、机构设置与职责

(一)应急疏散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全体教职工

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

在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下设五个小组,现场指挥组、紧急疏散组、伤员救护组、外围控制组,通信联络组。

(二)现场指挥组:

组长:***

成员:***

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应急小组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三)紧急疏散组:

组长:***

成员:***

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四)伤员救护组:

组长:***

成员:***

基本职责: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五)外围控制组:

组长:***

基本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赶到现场,设置警戒线,划定警戒区,设置隔离带,维护现场秩序,疏散现场人员及重要物资等,在公安机关等专业部门到来之前,对事件进行先期处置。

负责维护学校大门、出入口秩序,疏导师生有序撤离,引导专业部门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六)通信联络组:

组长:***

基本职责:根据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援;提供各种处置突发事件物资装备,通讯设备,负责平时的通信装备保养。

三、处置原则

(一)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二)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确指挥判断。

(三)设置警戒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四)降低损失原则。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五)基本装备原则。学校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广播、安全头盔、警戒带、袖章标识、强光手电、电喇叭、消防器材等必要基本装备保障。

(六)协调配合原则。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

(七)追究责任原则。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职能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日常教育和防范

(一)为防止学生在课间、集会、做操等活动中出现拥挤等其他现象,搞好学生课间活动日常管理。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年级、分班级进出操场,不强调快速、整齐;当天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分工负责各路口,负责维持秩序,监督、疏导、管理学生。

(二)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遵守秩序、礼貌礼让的教育,开展预防拥挤事故的专题演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教室、门前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告诫学生路上行走靠右行,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三)学校要不定期的'对学校校舍、围墙、用电线路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

(四)在醒目的位置设立紧急情况疏散平面示意图

五、紧急疏散程序

(一)当发生建筑物倒塌或特大火灾等安全事故时:

1、事故现场的教师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应急领导小组。

2、指挥机构人员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具体如下:

(1)全校通过广播或以三次一长二短哨音发出紧急集合信号。

(2)用高音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

(3)紧急疏散小组结合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立即到班级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

(4)脱离现场后,各班主任、年级主任迅速组织好本班、本年级学生,整理好队伍、清点好人数,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

(5)对于受伤的学生,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并及时通知家长,有关人员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工作。

(6)其他工作参照消防预案或建筑物倒塌预案。

六、应急疏散注意事项:

1、各位教职员工对本次演练的内容及疏散路线和要求应熟知如有疑问应向演练负责小组主要领导询问

2、疏散开始前10分钟参演教师应到达指定位置(班级)

3、全体参演教职工应对本次演练高度重视、高度负责参演过程中应保持冷静,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导,切忌互相拥挤、踩踏,切实担起演练时应承担的职责。

4、疏散出楼后应带学生至空旷安全地带集合,必须清点本班人数,如有人数不齐的教师则应迅速寻找,并报演练指挥小组。

七、附件

(一)预案启动后,各组人员在第一时间到位,做好各级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二)教学区人员密集,在疏散时,要保持现场秩序,切忌慌乱、学生人为起哄、拥挤,出现群死群伤事故。

(三)做好本预案的演练工作。

《安全方案经典(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