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化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化工作总结1在本学期的信息化工作中,我校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在特殊的“战疫”时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并围绕《关于加快xx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引导作用。
一、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建立完备的教师实用工具库
目前,在“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特征的智慧型校园的建设已在很多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探索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有效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水平与能力”。为了构建智慧校园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建立完备的教师实用工具库,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打造一批信息化教学的骨干力量,我校的宣梦婷和曹敏娴老师申报了信息化项目《智慧校园环境下实用工具库的建设和应用》,并通过了“20xx年xx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增补项目”评审立项。我校将学校作为基础,教师作为依托,大力地号召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建设了一个开放共享、实用易学以及整合教师必备的操作技能及平台的工具库。突破传统教师讲授的授课模式,利用工具库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感受,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优化信息化环境建设,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网络
我校在本学期规范管理,加强现有设备及资源整合,优化设备,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形成一个硬件综合利用率稿,软件环境和谐匹配的良好现代教育技术格局,建设了与课程改革相协调的共建共享、互动开放的新课程资源。实施、维护校园网建设,搞好局域网、计算机房、等硬件建设,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互联网+教学研讨活动。
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助力全体师生服务
在疫情阶段,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号召,基于小学生的年段特征,我校各学科组积极制作线上学习资源包,促进学生更好地在家自学。
在开学后的.很多工作也都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如龙娃电视台和每周的升旗仪式的直播工作;期中、期末检测、毕业考试的听力录制和听力设备的准备工作;十岁成长礼、毕业典礼活动的现场保障工作和视频制作;制定和落实暑期信息化设备的维护等工作。
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我校的信息化推进又向前迈了一小步,但是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完善,信息化应用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渗透,提升,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华润小学的信息化课程研究推进工作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
信息化工作总结220xx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20xx年全省审计信息化工作会议和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温州市审计局关于20xx年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温审办〔20xx〕49号),按照市局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与要求,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局的有力指导下,顺利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现将20xx年度信息化建设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0xx年,我局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资金紧张的状况下,压缩不必要的行政支出,投入超多的物力和财力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我局现有审计人员23人、临时工作人员1人,配备台式电脑24台(上半年更新18台),便携式手提电脑19台(新增8台),扫描仪5台(新增4台),传真机1台,投影仪1台;建立与省、市连接的远程网和本局的局域网,使文件资源及打印机等硬件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数据冗余,实现了信息传递网络化和局内办公无纸化。透过政府网络接入了互联网,实现了内部网和外部网畅通,透过网络了解经济发展、政策法规等信息,介绍审计工作,扩大审计的影响力,为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审计息化建设所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强化科学管理
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充分调动了广大审计干部的用心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培训,强化队伍素质
我局在人员少,项目多,审计任务繁重的状况下,为让全体审计人员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知识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潜力,加快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我局派出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审计人员到省审计厅培训中心进行中级计算机知识培训,对于派出培训的审计人员不仅仅要求自我学会学精,还要对局内所有的审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知识转移。同时,要求全部新进人员参加AO培训认证考试。
(三)保障经费,强化硬件配备
今年我局在经费并不宽裕的状况下,我们压缩各项经费支出,保障硬件配备,新增8台笔记本电脑,4台扫描仪,更新18台台式电脑,保证每位审计业务人员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让大家从理性上去认识信息化、对信息化建设增加兴趣,到达逐步掌握各项应用、操作的`目的。
(四)强化运用,提高审计实施水平
充分发挥AO现场实施功能,进一步深化AO20xx在大数据量审计、业务数据审计、财务数据域业务数据关联审计等项目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审计的深度和覆盖率,要求所有审计项目均要使用AO管理并及时与OA进行交互,保证交互率100%。
三、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复合型人才缺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现有的审计队伍主要由财经类专业人员组成,单一专业人才多,复合人才少,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尚不能到达计算机审计所要求的水平。虽然近几年透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审计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必须的提高,但目前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编程又熟悉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
(二)信息化操作流程不规范,审计质量难以评价
由于目前计算机审计操作流程不规范,计算机与审计业务难以真正融合,对应的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及审计日记及底稿等仍套用传统审计流程,相关部分审计项目审计证据未有SQL语句及审计思路描述。
(三)OA、AO系统需要继续改善
一是OA系统经常出现各类问题,影响工作效率,word控件以及邮箱等系统经常不稳定。二是AO20xx系统存在不足,开启时间长了之后,占用内存、CPU过高,电脑经常当机,影响使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审 ……此处隐藏22707个字……高的要求和更具体的布置。集团领导做出了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开发与应用并重,提高系统间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注重老系统升级与深度应用、解决信息系统“最后一公里”问题等重要指示。同时“铁水联运”、“统一的OA流程管理”系统、全港商务、调度一体化系统等十多个集团规模的大型系统全面开工和投入使用。
在公司层面,受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的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即便如此,公司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没有减少,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信息化的建设投入没有减少。反而,因经营管理的精打细算,对成本与产出的.数据统计分析提出了迫切要求。其次,55-57泊位在今年投入使用,管理面扩大了,新的工艺增加了,管理模式也随之改进了,信息系统也必须随之改进。
20xx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适应集团信息化发展形势,完成集团统一布置的信息化工作和实施项目。
1. 公司积极响应集团信息化技术路线方针,参与集团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完成集团下达的两化融合任务管理体系贯标中各项文件表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填写收集,配合集团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外审。
2. 公司加强生产部、货管部、业务部“海铁联运”系统培训,
推进项目建设,保障该项目顺利实施,并且公司通过海铁联运系统,及时准确掌握货物状况,提前生产准备,提高公司生产效率。
3. 20xx年11月完成东源港务分公司OA协同办公系统完成系统 的推进方案、OA系统操作培训、OA系统操作流程编写;12月初完成OA系统的试运行和测试报。并与15月中旬完成项目验收。
第二、强化内部管理,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
今年公司皮带线视频监控系统投入使用,编写了《皮带线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规范皮带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软件、硬件管理。公司并与今年编写梳理了《东源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包含IT资产管理制度、IT安全管理、IT机房预防性检测制度、IT机房预防性检测措施,《信息化评价体系》等,实现公司信息化资产的系统管理。
第三、紧密配合公司发展形势,升级与调整既有系统的功能,提高应用质量,消除信息孤岛。
(1)年初,公司对生产业务流程、作业票管理模式作了重大调整,直接影响到调度系统、业务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信息化工作坚决服从和支持公司管理制度革新,及时拿出了系统调整方案,完成生产调度部分程序及数据库修改,按时完成了作业票数据录入模式调整,使公司顺利实施作业票新规。
(2)设备系统基础档案规范与完善,保证设备系统设备卡片资料准确完整。有效支持了集团设备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3)业务系统新增功能:理货计件工作自动核算,减少人力核算,实现自动生成。
(4)物资系统二级库功能补充完善。
(5)技术部设备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使用
公司为了解决个人和部门的资料都掌握在个人或资料室里,无法统一管理和调用,容易造成企业知识流失,而且资料很难做到真正的共享,资料查询也比较麻烦,效率较低等问题。技术部建立了设备管理信息平台,通过系统性梳理,实行分类管理,资料管理到人,将技术部各方面的资料整理汇总在平台上,实现资料的电子化管理。
第四、依托和整理现有系统,开发能源监管、数据中心系统,为公司成本核算和预控提供有效支持。
1. 能源监管平台
为了响应集团提出的绿色低碳港口建设要求,确定了“十二五” 期低碳港口建设发展思路和任务目标,全面启动低碳港口建设方案。 针对目前公司能源分析主要靠人工完成,分析量大,并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各部门间能耗分析各不相同,没有一套标准能源消耗监管指标体系,从而研究并开发东源公司能源监管平台。
目前公司能源采集基础设施已经完善,基础数据采集完整,公司的能源分析中的许多数据、报表均取自于能源监管平台。随着公司管理逐步精细化,现正在向逐步实现单船单机能耗分析。
2. 数据中心
为了解决公司经营数据的统计分析由各部门人工完成,效率低, 并且一旦出错,原因查找困难,而且各部门统计分析标准不一,存在偏差等问题,公司决定开发数据中心系统。
公司于20xx年5月启动数据中心项目,初期建立在简单的服务器上,人工分析汇总数据,工作量大,错误率也比较高,需多次修改,7月在前面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的数据平台,经过调研,开会讨论,对数据来源的各个环节进行确认,确定各类数据采集标准,确保数据准确一致,经过半年的不断调试,数据中心于20xx年2月正式运行,目前包含5张表,涉及业务、生产、能源消耗、物资等分析,涵盖公司各个方面,满足公司数据分析,现如今公司的经济活动分析数据均取自于数据中心,已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五、其它工作:
1. 建设完成皮带线视频监控系统
20xx年5月份完成招投标工作,7月份开始实施安装工程,于9月底完成整套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并完成验收工作。为使系统有效运行,同时完成了与老线紧停装置的地改造、编写了皮带线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2. 电机条码管理模式探索
编写《设备系统部件管理(电机管理)研讨》方案;完成电机管理会议沟通纪要记录;完成公司75KW及以上和各大机重要部件电机统计编码工作,并将条码打印装贴到现场设备;完成公司电机管理规定和维护保养流程。
3. 完成公司小礼堂会议系统建设
20xx年4月份完成小礼堂会议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验收工作。
2. 1-6号门机RCMS系统以及和7-14号门机RCMS系统整合
20xx年12月完成1-6门机RCMS系统设备的安装,无线基站的安装、调试,以及服务器软件的整合工作。
4.信息化技能培训
公司20xx年度完成磅房电脑使用维护及地磅检查维护知识培训、能源监管平台培训、OA系统培训和计算机日常使用、检查维护及简单故障处理培训。
5.现有信息化设备的管理维护
(1)定期检查视频监控系统、GPS系统,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定期检查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门机RCMS系统、考勤系统、中控室机房设备、各网络节点设备,保证服务器软件和设备稳定运行。
(3)完成各部门对讲机、电话的统计登记和合理布局,绘制新海岸及新侯工楼电话分布平面图。
(4)定期检查磅房设备,完成6号磅结构改造、和8台地磅的检定工作,保障磅房电脑、仪表、地磅等设备平稳运行。
(5)绘制公司网络拓扑图,以及各类系统的拓扑图。
(6)绘制变电所电表层级图,确定各电表对应关系,为能源监管平台电表匹配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打下坚实基础。
第六、 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1、“一卡通”基础设施缺乏维护,缺乏专业的维护维修力量,现在磅房的室内、外读卡器,港内公司门禁都存在很多故障和问题,技术人员个人沟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软件系统的开发进度得不到保障,系统与管理的融合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