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5-10-18 12:24:06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充分感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小鸡的各种动作。

2、能够随音乐注意力集中、合拍的进行表演,动作与音乐相匹配。

活动准备:

1、音乐碟片。

2、老鹰头饰。

活动过程:

1、做律动《母鸡孵小鸡》进活动室。

师:母鸡妈妈要孵小鸡宝宝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听赏音乐。

师:今天母鸡妈妈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来听听音乐里说了什么样的故事?

(幼儿听赏音乐的同时,教师做简单的动作与音乐相匹配。)

3、配乐讲故事。

师:你们的故事说得很好,今天妈妈也想给你们说一个老鹰和小鸡的故事。

(故事内容:清晨,母鸡妈妈和小鸡们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玩耍,小鸡们非常的.开心,伸伸脖子、扇扇翅膀飞一飞,和同伴们相互打闹玩耍,和妈妈一起快乐的做游戏。小鸡们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到了一条大虫子,真好吃。又捉到了一条大虫子,真好吃。突然,天上飞来了一只老鹰,它露出了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小鸡们吓得四处躲避起来,躲到一颗大树底下,偷偷的伸出脑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老鹰还在空中盘旋,但是它没有发现小鸡,失望的飞走了。小鸡们发现老鹰飞走了,开心极了,小鸡们和母鸡妈妈继续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玩起来。)

4、欣赏第一段音乐,创编小鸡的各种动作。

师:母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去散步,小鸡们非常开心的在草地上捉虫子,我们再仔细听听音乐里的小鸡宝宝是怎样在草地上捉虫子的?

师:小鸡捉虫子的动作怎么做?妈妈发现有几位小鸡捉虫子捉的特别好,我们来学一学。

师:我们去草地上玩,除了捉虫子,还要扇扇翅膀飞一飞,扇扇翅膀飞一飞怎么做?

师:我的小鸡宝宝们真棒。鸡宝宝们看看妈妈是怎么捉虫子的?(教师示范)跟妈妈一起来捉一捉吧。

5、随第一段音乐表演。

师:我们和音乐里的小鸡们一起去草地上玩吧。

6、欣赏第二段音乐,创编赶跑老鹰的动作。

师:音乐里的鸡宝宝在草地上玩耍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听听。

师:老鹰来了,你们害怕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躲起来)做一个躲到大树后面的动作。我们不能一直躲着,要偷偷的看老鹰飞走了没有?怎样偷偷的看?

师:鸡宝宝们看看妈妈是怎么躲着偷偷看的,跟妈妈一起偷偷的看看。

师:鸡宝宝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时候,万一老鹰来了,你们感到害怕就一起手拉着手躲起来就不会害怕了。

7、随第二段音乐表演。

8、随完整的音乐表演。

师:我的小鸡宝宝们真聪明,老鹰没发现我们。我们继续去大草地上玩吧。但是还是要注意老鹰哦。(老鹰出现,另外一名老师扮演。)

9、幼儿随完整的音乐自主表演。

师:妈妈今天有点事,不能带你们继续去草地上玩,我就请鸡姐姐带你们去草地上玩。谁来做鸡姐姐?在玩的时候当心老鹰又飞过来啊,老鹰来了,宝宝们一定要想办法躲起来,让老鹰发现不了你们。(幼儿听音乐自主表演,教师在旁用语言提示)

10、随完整音乐表演,赶跑老鹰。

师:我的鸡宝宝们太聪明了,又一次躲避了老鹰。但是我们不能一直都躲着,我们要学会赶跑老鹰,当老鹰出现的时候,我们手拉着手,跺脚赶跑老鹰。现在时间还很早,我们再玩一会回去吧。

11、随第一段音乐,结束活动。

师:小鸡宝宝们,天黑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2、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理发用的剪刀、推子、刷子等用具。

2、创设“理发店”的游戏环境。

3、袜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什么来理发?”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 “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 “我们一起来说说,咔嚓咔嚓……”

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理发店》是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的乐曲。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工作十分繁忙,理发的工具推子、剪刀不停地交换使用,以及头发剪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理发店叔叔、阿姨的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一、目标:

1、熟悉旋律及歌词,唱准××××的节奏。

……此处隐藏2809个字……p>音乐《强音和弱音》。

动物课件:

头饰,老虎,大象,熊猫,小兔,小猫,青蛙,蝴蝶。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身体音阶歌》。

二、

1.请欣赏音乐,猜动物的名称,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强弱来表现不同的动物,尽量每次表现的动物要有所不同。

3.师幼共同整理创编动作。

4.总结刚才模仿的那些动物,谁是强的?谁是弱的?

三、幼儿分角色表演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清楚知道这种动物是强或者弱,听到相应的音乐开始做动作,不是自己的.音乐就停止不动。

2.邀请其他老师一起进行音乐游戏。

3.老师分析乐曲,有A和B两种音乐。

A、的音乐比较沉重,恐怖的声音。

B、的音乐比较清脆、动听。

四、结合音乐《强音和弱音》使用了不同的乐器进行配乐。

1.认识乐器并共同探讨分别用什么乐器表现强音和弱音。

2.合作使用乐器演奏乐曲。

五、结束部分

1.引导孩子有序地收回乐器。

2.用好听的节奏说再见。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一、活动目的:

1、会听音乐信号,大胆地运用身体(躯体、四肢等)表现各种各样的门。

2、喜欢和同伴一起玩音乐游戏,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

1、创设古城情境;积木、门帘、门童图片等;

2、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以“带大家到古城里玩”的口吻组织幼儿随《坐火车》的音乐愉快地律动入室。

(二)练声《古城在哪里》

提醒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学会和教师进行对唱。

(三)学习歌曲《城门打开》

1、教师以“进不了城门”的口吻引出歌曲,并有表情的范唱。

2、以“过第一道门”的形式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3、以“过第二道门”的.形式引导幼儿练习难句“我要我要走进来”。

4、以“过第三道门”的形式鼓励全体幼儿结合动作有表情地演唱。

(四)音游《城门打开》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及玩法,并扮成城门宝宝示范游戏。

2、全体幼儿扮成城门宝宝游戏,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变门方法。

3、男女幼儿分角色游戏,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

(五)律动出室

以“天黑了,该回家了”的口吻组织幼儿搭火车出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表现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唱准休止符。

2.体验歌曲游戏的乐趣。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泡泡不见了》

2.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过程

1.经验谈话,情景回忆。

师:昨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吹泡泡”,你们看到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

2.完整欣赏。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泡泡飞上天,为什么不见了?

(2)钢琴伴奏,教师再次演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为什么?(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3.幼儿学唱歌曲。

(1)钢琴伴奏,幼儿表演唱。

师:你们发现歌曲中有几个地方是不唱歌的?不唱歌的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跺脚、拍肩等。)

(2)边跟音乐边做动作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同伴之间互评。

4.圆圈吹泡泡游戏。

第一遍:集体围成圆圈,播放音乐,幼儿集体边走边拍手,间奏处停止不动。

第二遍:队形同上,师生随钢琴伴奏,边走边用“啦、哩”轻声哼唱旋律间奏时,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做造型。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极具童趣的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画面的歌词都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是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本次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孩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动中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这首童谣音乐曲风幽默风趣、节奏清晰明了,蚊子的习性和幼儿生活非常贴近,为孩子们将生活转化为艺术进行肢体表现做好了铺垫。我把它作为素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探索、表达和合作,充分领略音乐的有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乐句与节奏,用动作表现赶蚊子、蚊子叮、生气、拍蚊子等情节。

2、通过观察、讨论、模仿的方法来共建游戏玩法。

3、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蚊子指偶、幼儿会念儿歌

【活动过程】

1、体验蚊子飞和赶蚊子的音乐情节和节奏。

(1)教师讲‘小孩儿睡觉,蚊子叮小孩,小孩儿赶蚊子,最后打蚊子’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游戏内容。

(2)“蚊子怎么飞?”(哼乐句学习动作)“它飞来了,赶快把它赶走吧!怎么赶?一起来赶一赶!”(哼乐句一起学赶的动作)

(4)“我们来做做蚊子飞和赶的动作吧!”(带幼儿跟音乐进行飞和赶交替动作)

(5)师幼进行两遍角色互换(一个当蚊子,一个当小孩儿)的乐句交替练习。

2、体验蚊子叮的音乐情节和节奏

(1)“(出示蚊子教具)它飞到手上来叮我了!蚊子还跟着儿歌的节奏一下一下叮我呢!”(教师示范叮的动作和节奏)

(2)“把你的一根手指头变成臭蚊子,在你身上一下一下的叮!(播放儿歌)

3、讨论、观察和创造生气的姿态。

(1)你们被叮醒了生气吗?生气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2)蚊子一个一个叮过来了,被叮的孩子醒过来做一个不一样的生气的木头人。

(3)你们生气的.都想把蚊子怎么样了?一起来拍蚊子吧!什么时候拍呢?仔细看。(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知道在“打干净”后面拍。共同练习几次。)

(3)“听!这儿也有拍蚊子的声音呢!”(播放声音)“还有个奇怪的声音你觉得是什么?”(死掉)“你觉得蚊子在空中怎么样以后才死掉的呢?再听一遍!”(引导幼儿理解蚊子转圈圈,死掉了!请个别幼儿表演‘转圈圈,死掉了!’的样子,之后一起表演。)

4、加入前面的飞和赶的情节完整进行游戏。

(1)第一遍教师哼,第二遍跟音乐。

(2)个别幼儿当蚊子进行游戏。

(3)一半儿幼儿当蚊子,一半儿有当小孩儿,进行两两游戏。之后交换

5、结束

把好玩的游戏教给其他的朋友,做灭蚊专家。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