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8-19 22:08:04
【必备】中班科学教案汇编10篇

【必备】中班科学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气球因其色彩鲜艳、形状灵活多变,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庆元旦吹气球布置环境的时侯,孩子们都很兴奋,和我探讨气球里面装的是什么。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考虑近期面对的甲型H1N1流感所要做的预防教育工作和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对幼儿进行教育有一定的抽象性,我想何不利用气球这一有利资源,从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行有关空气知识的教育呢?于是我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空气能流动的特点。

2.知道被污染的空气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激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3.让幼儿从玩气球的游戏中体验快乐。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气是流动的,是会跑的,被污染的空气有害健康。

难点:感知看不见的细菌在空气中的存在和对健康的影响。

活动准备

1.笑脸气球、哭脸气球各一个,和幼儿人数相等的气球若干。

2.养有盆景的自然角。

3.有关工业污染(工厂的烟囱)、交通污染(汽车、飞机、摩托车尾气)、生活污染大气(吸烟、焚烧垃圾等)的多媒体课件。

4.代表健康娃娃和生病娃娃的小喷壶各一个,白纸两张。

活动流程

猜谜语引出主题→气球亲亲我→生病的气球→大气污染多媒体播放→小实验:打喷嚏→我帮气球来治病→游戏:气球小老鼠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导人主题。

师:今天有个小客人要来我班做客,你们猜猜它谁?“彩色橡皮袋,宝宝都喜爱,一吹就长胖,飞到半空去。”

师:可爱的气球宝宝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幼儿分组玩气球。

(评析:以趣味的谜语导入主题,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猜一猜,玩一玩,让孩子很自然地进入了活动,并主动建构知识经验,为孩子愉快地进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2.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流动性,帮助幼儿了解被污染的空气会损害人体健康,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物的几个来源,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1)气球亲亲我。教师出示吃饱空气的笑脸气球,朝每位幼儿脸上喷一喷。边亲小脸蛋边说:“亲亲小鼻子,鼻子耸一耸;亲亲小耳朵,耳朵躲一躲;亲亲小眼睛,眼睛眯一眯。”

师提问:“气球在用什么亲你们?”师总结:“气球吃的是空气,里面的空气在我松手的时候就会跑出来亲你们的小脸蛋。原来空气是会跑、会流动的。”

(2)师:“还有一位气球宝宝想来亲亲你们的小脸。看看它是谁?”出示吃了被污染的空气的哭脸气球。

师问:“咦?这位气球宝宝好难过,为什么呢?”教师学气球宝宝说话:“我想吃饱了和你们玩儿,可是却吃进了被污染的空气。我觉得嗓子干干的,鼻子痒痒的,呼吸很困难,浑身都难受。医生说我得了空气污染综合症。我不能亲小朋友了,心里真难受!”

师问:“这个气球宝宝为什么不能亲我们?”

师:“你们见过或者感受过被污染的空气吗?”幼儿回答完后看课件。

教师演示空气污染多媒体课件。

教师小结: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生活中的污染(吸烟、炉灶等)和交通运输工具污染。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评析:教师以幼儿为主体,抓住了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设计了“气球亲亲我”、“生病的气球”的环节,形象、直观,有较强的趣味性。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尝试气球亲亲小鼻子,亲亲小耳朵,亲亲小眼睛等的感觉,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多种感官探究问题,直接得出结论:空气是流动的,是会跑的:污染的空气有害健康,轻松自如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声情并茂,取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达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活动的效果。)

3.小实验:打喷嚏。

师:有时大气被污染了,我们可以看到、闻到、感觉到,可有时空气被污染了,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如果不小心吸进了被污染的空气是会生病的,如现在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就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小实验:打喷嚏。通过两个喷壶做的“宝宝”对着白纸模拟打喷嚏,用白纸采集喷出来的气雾,让幼儿猜一猜哪个是健康宝宝,哪个是生病宝宝,直观形象地让幼儿感知看不见的细菌的存在。

教师小结:如果小朋友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正好空气被污染了,此时非常容易传染上疾病。因此,小朋友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挤的一些公共场所去,如剧院、拥挤的公交车上、集市、商场等地方。在家里也要请爸爸妈妈多开窗通风,这样,就不容易吸人被污染的空气。

(评析:这个环节的创设极大地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孩子在看一看、闻一闻、猜一猜的有趣的实验活动中,直观、形象地感知到了看不见的细菌的存在和被污染的空气对健康的影响,巧妙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4.我帮气球来治病。

师: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空气不受污染呢?

幼儿分组讨论。

师:“怎样保护空气不受污染?”

师:“什么能净化空气?”

幼儿回答完后放课件。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很好。那我们先一起帮气球宝宝治病吧。我们把它送到自然角里去,把脏空气吐出来,让花草把这些受污染的空气净化一下,然后再让它吸点儿新鲜的空气,病就好了。”“我们一起把气球送去吧!”把气球放到自然角中。“气球宝宝,等你好了我们再来接你!”师:“我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因为我帮助了别人。你们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开心地玩玩气球吧。”从口袋里拿出准备好的气球,玩气球小老鼠的游戏。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活动中教师支持、鼓励孩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想出了很多保护空气不受污染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孩子的环保意识。)

5.气球小老鼠: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空气的流动性,体验玩气球的快乐。

(1)教师吹起一个气球,突然松开手,气球跑出去。问幼儿:“气球怎么会跑呢?”师:“噢,是空气等不及要出来,就把气球给挤跑了。我的气球变成小老鼠了,把你的气球也变成小老鼠吧!

(2)幼儿将气球吹起来后,突然松开手,气球会像小老鼠一样四处乱跑,幼儿追赶。

(3)幼儿反复玩游戏,进一 ……此处隐藏6485个字……大胆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记录结果。

3.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自制降落伞若干个、重量夹子若干、勾叉记录标志若干、记号笔若干,活动重点:

喜欢参与科学活动,体验玩降落伞的乐趣。

活动难点: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探索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察"降落伞",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师:小朋友见过各种各样的伞,今天啊洪老师也带来了一顶奇怪的伞,看是什么?

(出示降落伞图片)降落伞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大大圆圆的布、还有线)那个大大圆圆的叫伞面,伞面还有方的、长的,下面还有一根根伞绳。那你知道什么时候要用降落伞呀?

(幼:从飞机上跳下来的'时候、飞机出事的时候)降落伞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飞机在一个地方不好降落时人们也要用降落伞)

师:你们喜欢玩降落伞吗?

师:今天洪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简易的降落伞我们一起来玩玩吧。

(二)第一次尝试玩降落伞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探索、物体下落这一自然现象。

1.请幼儿拿着降落伞,把它们轻轻地往上抛,看看它们会怎样。

2.刚才我们玩了降落伞,不管它被扔得多高,它总要掉下来、你有什么发现?它是怎样落下的?

(三)第二次探索"降落伞"。(引导幼儿感知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

1.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猜想。

师:大夹子宝宝看到小夹子玩的这么高兴也很想来玩一玩,我们也请它一起来玩玩吧?你们觉得大夹子坐着降落伞下来是怎样的呢?跟小夹子的降落伞会一样吗?哪一个会比较快(引导幼儿猜想,大夹子的降落伞和小夹子的降落伞速度有什么不一样)老师这儿有一张表格请你们看看,想一想那一种降落伞落下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呢?(大夹子、小夹子)把你认为会落得比较快的那个在里面画给较慢的降落伞打X。

根据幼儿的猜想情况作小结。引导幼儿动手实验。

2. 介绍实验及观察要求。

(1)自己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试验。

(2)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比较

(3)根据比较的结果,给较快的降落伞打上∨,给较慢的降落伞打X。

3. 幼儿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4. 结合记录表进行梳理小结。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降落伞落的快,有的降落伞落的慢呢?

(3)教师梳理小结。

师:挂小夹子的降落伞轻,降落伞落的慢,挂大夹子的降落伞重,降落伞落的快。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降落伞,也观察探索了一下,不同重量垂钓物的降落伞降落的速度,还知道了降落伞对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作用,回去以后可以跟你们的好伙伴还有爸爸妈妈他们一起分享吧。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备幼儿,备教法、学法,努力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拓展幼儿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可转动的风车。

2、呼啦圈、地球仪、竹蜻蜓、球。

3、绳子、雪花片、牛奶瓶、筷子、吸管、光碟、金箍棒、玻璃杯、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大风车音乐,幼儿随老师拿着风车转动到放完音乐。

2、教师:刚才老师、小朋友的风车都转动起来了,为什么我们手上的风车会转动?

教师: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

3、如果教师不动,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老师手上的风车转动起来,小朋友想一想。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操作课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的有趣现象。

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自己的东西,每个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拿到中间试一试,

你是用什么办法转动的?但玩之前老师有个约定,当小朋友听到音乐时,就将物品放回原处。

2、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3、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小朋友。

小结:这些东西都会转动。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

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1、洗衣机里面的桶能转动,衣服放在里面转一转,就干净了。

2、风扇会转动,夏天的时候,风扇转一转,就有风吹过来。

3、时钟里面的指针会转动,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转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

四、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这么多转动的物体,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找一找不会转动的物体,

那么哪个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让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2、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数字、剪刀、兔子耳朵?

还代表两件东西,还可以代表成功,你们想成功吗?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选两件东西,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不容易转动的.东西,

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们转动起来,你可以一个人探索,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

3、幼儿操作探索,尝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4、集体交流与分享。

教师:我发现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让那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了,

现在谁愿意讲你探索的最好玩的方法告诉其他小朋友?

评价语:真棒!原来可以用那么多中方法使这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

五、结束活动

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物体转动更持久呢?

请小朋友在课外继续探索并把你们的发现告诉你们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

幼儿园科学游戏教案,幼儿对于科学都是有着一定的好奇心的,教师们如果想要培养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教师们可以让幼儿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小游戏来培养,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学到科学知识。

《【必备】中班科学教案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