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时间:2025-07-14 07:32:02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

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一开始并不了解,是通过一部同名电影,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电影是由莱昂纳多主演,电影中处处精致,特别是有关盖茨比宴会的画面更是豪华到极致。更加吸引我的就是电影中所叙述人物的各种关系。盖茨比和黛西的,黛西和她丈夫的,她丈夫和情人的。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有着各种的感情,又夹杂着各自的`矛盾,引人深思。

整本书是以作者的角度来描述在盖茨比身上发生的故事,仅仅通过书本很难看懂,借助电影来理解可能更好。文章一开始是通过作者与心理医生的对话来描述作者眼中盖茨比的为人。而我也同样欣赏盖茨比,盖茨比追逐自己所爱的,即使是他想象中的爱人,即使通过洗钱来获取金钱。在他拥有大量金钱的时候,他也从未对金钱产生贪婪,他只想通过金钱来与黛西接触,他想要的一直都是和黛西在一起。他也许是那个物欲横流时代中最单纯的人了。但黛西并非那么好。他还是军人时与黛西相识相恋,与黛西相约,战争结束后等他回来。黛西并没有等到,家人便开始说服她与一个贵族结婚,她答应了。

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就比如即使她丈夫喜欢着她,也还是在外面有一个情人。黛西也许一直爱着盖茨比,但她依然屈服于阶级的力量,依然还是贵族阶级,依然享受着贵族金钱给她带来的一切,黛西是多愁善感的,也是虚伪的。因为即使最后汤姆杀害了盖茨比,她也不曾发声,为盖茨比伸冤。她爱盖茨比,但更爱她所在的阶级。

在盖茨比死后,仆人帮他整理财产,没有一人为盖茨比而哭泣而伤心,他的财产烟消云散。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盖茨比的财产,盖茨比的舞会,来的快去的也快,舞会时的热闹气氛,金碧辉煌,与死后的凄凉相比,让人唏嘘不已,好像就像一场幻梦一般。盖茨比从富有到死后的凄惨场景是悲凉的结局,也象征着美国梦的破碎。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正是处于那样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那个物欲横流,充斥着贪婪与丑陋的年代。美国梦就像盖茨比的财产一样,如昙花一现,之后便是泡沫破碎。

这本书不仅仅讲的是,身处那个时代的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不留余力的描述着人性,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悲哀。这本书开始会比较难懂,即使看完以后也需要去揣摩才能懂得作者所表达出的精妙。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2

人们喜欢用一个叫做时代的名词去称呼历史的某段时期,而对时代最好的总结是赋予它属于那段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某些东西,属于盖茨比的那段时期是爵士乐的兴起,所以也被为爵士时代。

属于爵士时代的东西有很多,不止有禁酒令,还有汽车和电话等。是时代造就了盖茨比[1]这个上帝之子,让他这个农民出身的穷小子也有机遇去成就自己,有能力去和“高贵”的黛西再续前缘。

我曾把自己幻想成盖茨比,并暗自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夜夜笙歌填不满城堡的空荡,高朋满座却没有相识的欲望,纸醉金迷是表象的繁华热闹,那一盏隔着河岸的绿灯才是向往的地方。倘若有一天你光临了这里,我所做的一切才有了它存在的意义。倘若有一天你光临了这里,这一切的繁花似锦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一切都遂了人愿,可惜这遂了人愿都藏于表面。

在尼克的帮助下盖茨比和黛西终于在时隔五年后再度见面,并且参观了盖茨比的.城堡,两人也都再度回想起当年,再次双双坠入爱河。倘若一切就如此,也不是不好的。然而盖茨比希望真正拥有黛西,不用偷偷摸摸。

人性经不起推敲,一直如此,一向如此。

盖茨比希望黛西和布坎南摊牌,但愿望没有实现,却让布坎南在黛西面前撕开了盖茨比华丽外衣下流动着的不那么干净的血液,而这也打破了黛西对盖茨比装满爱的“花瓶”。后来一连串戏剧性的事件仿佛也暗示着上帝对盖茨比的爱到此为止,黛西撞死了布坎南的情妇,情妇的丈夫威尔逊误以为盖茨比就是凶手,在杀死盖茨比之后也饮弹自尽。

这一切仿佛只是个梦,所谓的社会名流没有享受过盖茨比的豪华宴会,那些不入眼的飞蛾更没有扑棱在盖茨比搭建起的满天星光的周围,更没有黛西这个人。如果这一切不是个梦,那么在盖茨比的葬礼上却只有牧师、尼克、盖茨先生、猫头鹰眼睛先生以及佣人和邮差寥寥数人,这是怎么也说不通的,哪怕是黛西送来一束鲜花我想这也足以慰藉远在天堂的盖茨比,打破这个梦了。

如果真的是现实,不是梦,又或者非要有一个解释,或许可以引用盖茨比的“生意伙伴”沃夫希姆说的一段话作为答案:“我们要明白,讲交情要在人活着的时候讲,人死就没有交情了。”

布坎南和黛西远走高飞了。

不知道没有黛西的天堂,盖茨比是否还如往昔般站在码头凝视对岸的绿灯?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

本科的时候正好同名电影上映,当时被盖茨比(小李子)的帅气和风度所吸引。英语课老师让我们做英文配音时,我还选择了盖茨比与汤姆争吵的片段。

那时候还不怎么喜欢读书,而且我觉得通过电影我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情节,感觉再读原著也没什么意思,所以看完电影并没有把原著找出来读一读。

后来在读《挪威的森林》时,男主和他的同学,最喜欢的书就是《盖茨比》,而且读过很多遍。其实村上春树本人正是如此,他对《盖茨比》的评价很高。他说如果没有与《盖茨比》相遇,他写出来的小说会与现在完全不同,或者也许什么都不写。

这让我对《盖茨比》这本书充满好奇,而且我在书店不止一次看到过《盖茨比》的不同版本在售。这是很难得的,书的销量也是一种魅力的证明。于是我开始阅读原著。

果然原著中有些细节是电影不能描述或者来不及描述的。毕竟电影时长有限,要对原著与以取舍,最终只是原著的压缩版。与看电影时的被吸引不同,此次读原著,更多的是感动和唏嘘。

感动和唏嘘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盖茨比对黛西的迷恋。

作者很会用对比的手法,盖茨比出场之前非常神秘,吊足胃口。出场之后又风度翩翩,与众不同。然而这些都是逢场作戏,当盖茨比真要与黛西久别重逢时,他表现得那么不安、紧张,就像他当年第一次看到黛西时一样。他忘了他现在的成功,他在黛西面前还是自卑的。他依旧渴望占有黛西,得到黛西全部的爱。

盖茨比对黛西不被时间改变的爱令人感动。但这会不会是因为“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就是因为当初没能得到,所以这个念头才深深扎根在盖茨比的心中?其实到最后,盖茨比心中的黛西早已经不是真正的黛西,而是盖茨比幻想出来的完美典范。

可以说是盖茨比对黛西的执念,导致他最后的死亡。而黛西,则逃离了一切,包括盖茨比毫无保留的爱。黛西是不是也在担心,自己根本没有盖茨比想象中那么好,如果离开汤姆,和盖茨比在一起,等到盖茨比对自己大失所望的时候,自己会不会一无所有。所以其实黛 ……此处隐藏7431个字……我喜欢的女子所害。当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称赞的。他能够把感情看得很美,而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把感情和利益联系起来。可是他确实被自我的梦想所误导,他没有看清时间与场合,他不该在心仪人已婚后还对过去完美回忆恋恋不舍。而黛西这个人太爱慕虚荣,太过于贪心。从某种程度上讲,盖茨比最终的下场跟她有很大的关系。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本在上文学上怀有“美国梦”的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菲茨杰拉德认为他自己与众不一样,与他的父母也不一样,甚至不认为自己是父母的儿子,他拥有来自于柏拉图式的自我观念。

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即盖茨比就是一种自认为与众不一样的人,他同样拥有柏拉图式的感情观。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之子,他认为自己应为上帝的事业效劳,他追求一种“博大的,世俗的,虚饰的美”,显然他把自己想象成为基督一样的人物。十七岁的他决定改名,由原来的詹姆斯·盖茨改为杰伊·盖茨比,据说杰伊·盖茨比是英语Jesus,God`sboy发音的变体。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他改名那一刻起,他开始追求所谓的美和善,也就开始了他的人生杯具。他把黛西·布坎南视为他追求的那种美的化身。当他见到她时,他知道她已经把他的理想与他的生命气息结合在一齐了。他知道他的心要与上帝的心一样,务必专一,绝不可驰心旁骛。当他第一次亲吻她时,“她就像一朵鲜花一样为他绽放,于是这个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在黛西身上,盖茨比的梦想变得有血有肉。他企求与黛西联袂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黛西根本无力担任这个主角。她但是是一个一项了为人生最高目标的资产阶级小姐,没有思想,没有情操,浅薄虚假,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她绝不可能为实现盖茨比自己的梦想去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盖茨比自己当然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想法太过虚幻。他和黛西的丈夫汤姆·布坎南都拥有财富,两人的不一样之处是他至少用他的财富去追求一种“美”,并竭尽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没有赢得它,最后,乔治·威尔逊,也就是汤姆的情妇的丈夫在黛西夫妇的合谋和挑唆下杀死了盖茨比。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盖茨比的'失败就其根本原因是他做的那个“美国梦”已过时了,他所处的年代梦想成真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坚持的名言警句

我自己为盖茨比感到惋惜,他如此专一,但最终被自己喜爱的女子所害。当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称赞的。他能够把感情看得很美,而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把感情和利益联系起来。但是他确实被自己的理想所误导,他没有看清时刻与场合,他不该在心仪人已婚后还对过去完美回忆恋恋不舍。而黛西这个人太爱慕虚荣,太过于贪心。从某种程度上讲,盖茨比最终的下场跟她有很大的关联。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4

初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点读不懂。不知道文章在讲的是什么内容,以为他是在讲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事,可是我猜错了。直到再读了一遍,似乎有点恍然大悟。

文章讲述了,百余年前的北美大陆,经济发展的火车疾驶向前;机器的摩擦轰鸣,却也过多地掩饰了一时的人心。这本书,便是那段历史点滴的印记。

究其然是一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也许并不重要。酒天花地的派对,奢靡豪华的住处,五彩绚丽的衣衫,只是为了他心中挚爱的黛茜。回想初见之时,年轻美丽,一段草样的年华;心中的挚爱已然他人的红颜知己。爱得愈深,伤得愈切;不干现实,沉浸于夙愿的美好,却模糊了前行的视野。无力的枪声,所有的梦想与美好,不堪一击地破灭,散于风中,了无踪迹。

盖茨比,他了不起,因为他因时度势的魄力,更因为他追寻美好的情愫。他没有做错什么,却也只得这人去楼空。一个梦想,如何极尽,唾手可得,却也如何之远,难以达到。在人人追求物质的时代,真实的情感那般一触即溃。浮华众生,沾染了铜臭气味,失却了是一颗至真纯净的内心。不留一片净土,那个时代,注定要湮没无畏的追梦者。

文中最后一句写道:“我们继续奋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后推,直至回到往昔的那段岁月。”

心中不禁一搐。习惯了争权夺势,习惯了勾心斗角,人们,究竟幸福吗?浮躁的世界,寸步难行的时代,掩饰了流俗,口口声声追忆似水般的年华。”现实,抹杀了太多如真似幻的意象。那些似空中楼阁一般的美好,与空洞的人群已然渐行渐远。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

盖茨比的选择是前者。纵然现实残酷,命运无常,他的形象依然伟大;单纯的难以阻挡的爱,左右了他的是是非非,也使之以一种壮美的势态划过一个过往时代的苍穹。悄然而逝,少有人注视其光芒。穿越了百年,正是这缕光,给那个昏暗的时代留下了一个值得留忆的故事。

即使逆水行舟,在现实的洪流中,依然印记一个追梦无悔的背影。那个值得悲悯的时代,这些动人的文字,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所以,既然心中有追求的东西,那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去努力一下呢?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主要讲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处于上流社会的贵族小姐们奢华而空虚的生活。书上的人们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过着锦衣玉 食的富足生活,却好像缺少了什么——汤姆和黛西的婚姻并不幸福,在道德方面也有很多缺 陷;高尔夫冠军、盖茨比、和他的合作伙伴沃尔夫山姆、汤姆的情妇梅尔特在很多方面也并不光彩;盖 茨比会上的常客显得俗气、愚昧而伪善。每个人都过着无趣的生活,通过书中没有任何意义的对话, 聚会上豪饮狂欢,醉态百出,折射出了人们空洞的精神世界。

这部小说中的人都处在彷徨当中,但有一个人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这个人就是盖茨比。他的梦想就是对黛西不渝的爱。我觉得不能理解,Gatsby为什么那么执着让Daisy告诉Tom她从没爱过他,Daisy和Tom那破绽百出的婚姻只要Gatsby徐徐图之总能达到将其破坏带走Daisy的目的。看完了我明白了,因为那是Gatsby自爱上Daisy后唯一的希望——Daisy也爱他,他想象着与Daisy美好的未来,拼着命向那希望的绿光奔跑,他抛去了所有隐隐的不安只是向着希望奔跑,他让自己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所有他执着,因为那是唯一。

最后他在期待电话是Daisy打来的美好中死去。他在最好的时候死去,不知道他不在乎的人没有来参加他的葬礼,也不知道他唯一在乎的Daisy也没来参加他的葬礼。

这一切都很好,就让美好完美的Daisy活在Gatsby永远的梦里。

这一切都不好,令知道一切的'Carraway恶心不已。

爱情蒙住了人的双眼,有人失去的是金钱、情感,有的人却是用生命去诠释。

盖茨比的梦想终究是以失败告终,但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就像逆流而上的小船,虽然不断地被推向过去,却仍不断前行”,给我留下无穷的 回味。盖茨比为爱情堵上了一切,他用娱乐、爱情

等等来抗拒生活的空虚,并不懈努力。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意义深刻的小说,有些地方我读得不是很明白,但是当生活中和父母、朋友发生摩擦甚至难以忍受的时候,这时需要 一种信念来支撑,想到了,就抓住它,因为它将伴随你一生!

盖茨比的事业虽然成功,但终究是个用金钱 换取梦想的可悲男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